美敦力Pipeline(TM)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巧拆“颅内不定时炸弹”
10.29世界卒中日,战卒在行动
上海2021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高于心血管疾病,成为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也已成为脑卒中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脑卒中”又称“中风”,急性期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甚至死亡。其中,尤以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凶险,是脑卒中排名第三的发病原因,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
今天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特别是减少因颅内动脉瘤导致的残疾和死亡,美敦力公司号召社会大众一起关注卒中,提高颅内动脉瘤早诊早治意识,远离卒中危险。
颅内动脉瘤成“突袭”的杀手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所形成的异常膨出,膨出的病变形似长在血管上的“ 瘤” ,故而得名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约为2%~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60岁人群中较为常见 [1-2]。
当颅内动脉瘤内血液充盈到极限时就会破裂一旦破裂出血,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3]也就是说一旦罹患动脉瘤,相当于患者大脑中有了一个“ 不定时炸弹” ,随时可能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血流导向疗法巧拆“颅内炸弹”
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容易发生再次破裂出血(24h内再出血发生率为4.0%~13.6%),发生再出血的患者,80%以上预后不良,并且再出血发生得越早,预后就越差[4]因此,对大多数破裂动脉瘤应尽早进行病因治疗,以降低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
目前临床针对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外科开颅夹闭及血管内介入栓塞两大类技术为主这两种治疗手段都可有效治疗动脉瘤,预防再出血。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指出,血管内介入治疗相比于开颅手术,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治疗安全等优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15)》也提出,当动脉瘤的特点同时适合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应优先考虑介入治疗目前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全世界优先考虑选择的治疗方式。
近年,在使用血管内介入手段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进程中,以美敦力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为代表的血流导向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疗法的出现,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理念由瘤囊内栓塞转向血管壁重建,即从单纯“填坑”转变成了“重新铺路”血流导向疗法是从大腿根的股动脉进入血管中,到达病变区后,将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于动脉瘤所在的血管段,在瘤内造成血栓,瘤颈处形成生物膜,达到闭塞动脉瘤的目的,使得动脉瘤瘤壁不再承受血流冲击压力,也就不再出血相较开颅夹闭治疗和传统的介入栓塞治疗,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能最大程度提升动脉瘤的闭塞率,降低颅内动脉瘤再通和破裂风险,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手术风险低的优势。
在过往的十年时间里,美敦力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经过了大量国内外临床试验反复验证,作为血流导向疗法的循证金标准让数以十万计的国内外患者从这种先进的医疗技术中获益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患者得到该技术的救治,从而恢复健康,延长真正有质量的寿命。
颅内动脉瘤防治意识亟待提高
颅内动脉瘤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包括颅内动脉瘤较大、位于特定血管部位、动脉瘤壁上有子囊以及既往具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等。
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病急、危,出血导致轻微的颅内压升高会使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颅内压升高会使患者的意识出现变化,导致昏迷,甚至出现脑疝,导致患者死亡。
不过,颅内动脉瘤是可治疗、可控制的疾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危险因素筛查,积极接受规范治疗,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的防治颅内动脉瘤,远离卒中危险。
秋冬转季正是脑出血的高发季节,需要小心排查颅内动脉瘤,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做到早筛、早诊、早治。
关于美敦力神经介入业务
作为全球医疗科技领导者,美敦力的领导团队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千百万人减轻病痛、恢复健康、延长寿命美敦力神经介入运营部一直与中国神经介入医生携手同行,长期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一流神经介入全疗法解决方案,持续引入经过临床验证的先进医疗科技,加强本土创新,为患者带来真正意义的前沿疗法,无论是先进的产品技术、全球临床认证的治疗理念,还是临床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都是为了切实提高脑卒中技术的普及,以惠及更多卒中患者,为他们的生命与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
[1] Brisman JL, Song JK, Newell DE. Cerebral aneurysms. N Engl J Med, 2006, 355: 928; 939. |
[2] Vlak MH, Algra A, Brandenburg R, et al, Prevalence of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emphasis on sex, review and mental analysis. Lancet Neurol, 2011, 10: 626; 636. |
[3] Van Gijn J, Kerr RS, Rinkel GJ.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Lancet, 2007, 369: 306;318. |
[4] 周建新.神经外科重症监测与治疗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57; 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