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零售设备的大脑,越来越聪明了
无人零售新格局。
周日下午,出门逛街的张晨,被一家大型商场的化妆品小样派样机所吸引。
据工作人员说,每到周末,这几台化妆品小样派样机前总是大排长龙,有时甚至比专柜里的顾客还多。
张晨也在香水派样机上入手了两瓶香水,“跟我在专柜入的正装一样,香水派样机还挺新颖挺好玩的。”她觉得逛专柜时,遇上柜姐态度冷淡很令人尴尬,有人一直跟着,也不好意思体验产品。如果能在自助设备上体验化妆品和香水,简直是她这种“社恐患者”的福音。
事实上,自助零售设备作为线下零售的最小单位,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和普及。
许多人对自助设备的印象,还停留在地铁里面的自动售卖机、放在大楼角落里的快递柜,或是商场里的抓娃娃机。但实际上,智能零售设备的样式、种类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智能零售设备的“大脑”已经非常灵光——有了更加人性化和聪明的智能软件,智能零售设备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高峰。
写字楼下的外卖柜、办公室内的自助咖啡吧等智能零售形式,已经渗透进年轻人的日常,成为快节奏都市生活的“刚需”。而精酿啤酒自助售卖机、具备加热功能的快餐售货机、化妆品和香水派样机等新型产品,更成为了不少年轻人尝鲜的选择,一落地就成了周边“网红”。
1、新消费品牌,线下又见柳暗花明
咖啡爱好者孙洋,已经好几天都没像往常一样点咖啡外卖了。
“线上点倒是不贵,就是还需要等小哥配送。有时下单后就去开会了,等开会出来再喝就不是那个味儿了”孙洋说。
让他实现了“咖啡自由”的,是商家在公司办公室内新安装的一台星巴克的Mini咖啡吧。
“味道和店里一样,速度也快,用员工卡就能买,而且定期有优惠活动,简直是不能再方便。”
这两年星巴克通过Mini自助咖啡吧的形式,进驻到北上广深各大企业的办公室。
早在此之前,日本最大的酒类和软饮料品牌之一三得利,就已在上海周边地区铺设了上万台的自助咖啡机,遍布办公室、校园、便利店等场景。新锐品牌瑞幸咖啡也在尝试更广泛的线下零售形式,其新推出的两种智能零售终端一种是“智能无人咖啡机”,另一种是无人售货机,卖的是罐装咖啡和零食。
进入2022年,“新消费是不是已经熄火了”的讨论热度很高。实际上,去年线上消费品已现乏力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1月前网上零售额增速整体放缓,仅保持在15%左右。
有消费品牌业内人士向霞光社透露,他们的线上投放效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的投放,最终结算成本收益几乎是平进平出,实际上并没有赚到钱。”
于是原来重度依赖线上推广的新消费品牌,开始将眼光投入线下。
但是线下传统渠道的超市、便利店、小店已经被传统零售品牌垄断,各种渠道费用也不少,并且商务落地慢。作为商场、超市、便利店之外的线下零售终端,是最贴近消费者的最小零售单元,实际铺设开来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号称“2022年底在全国铺设10万台智能货柜”的元气森林,还有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已经投放将近6万台各种智能终端的农夫山泉,都在发力铺设新线下销售渠道的智能零售终端。
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都在争分夺秒的整合和升级原来自己分散在全国的近百万台传统终端。每日优鲜更是全资收购了北京的自动售卖运营公司“在楼下”,准备在智能无人零售赛道发力。
2、零售终端渗透,关键在于“智能”
洛图科技(RUNTO)的研报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大陆零售设备出货规模已经超过31万台,预计到2022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07万台。
而最近商务部最近印发的《“十四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中,也专门提到了对智慧零售网点进行布局,来通过便利百姓的生活促进消费。
相比于国内现存的几百万家便利店和个体零售小店,智能零售终端更小、更贴近消费者,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线下碎片化、及时性的消费需求。但是比起海外的智能零售普及程度,国内智能零售终端市场明显尚未饱和,还有很大的增量空间。
以自动售卖机普及度很高的日本市场为例,日本市场上大约有600万台自动售卖设备,平均每23个人就拥有一台自动贩卖机,中国与其的差距大约是100倍。相比之下,日本的售卖机除了售卖饮料外,甚至能在机器上自助“打包”温泉水、购买核酸检测包,还售卖活金鱼和自制手工艺品等。
虽然人均设备数仍有差距,但国内一二线城市近年已然出现了各种形态的特殊售卖终端。比如写字楼里的智能办公用品领用机。文具品牌“晨光-科力普”把迷你文具品店开到各企业内部,员工通过员工卡就可以快速领用需要的办公用品。
智能零售终端的形式也愈发新颖。上市公司乐惠国际,去年就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智能精酿啤酒,都市年轻人在楼下的啤酒机上,就可以马上喝到新鲜的精酿啤酒。更加多样化的零售终端,对智能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把智能设备比做一个24小时工作的销售员,销售员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强壮的身体和聪明的大脑:强壮的身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硬件和嵌入式软件的稳定性,聪明的大脑取决于软件的智能化和通过数据的不断自我学习。
比如在售卖一些对温度和保质期有严格要求的商品(如鲜奶、面包、精酿啤酒)时,对于每台海量终端如何控制温度、如何做保质期管理、如何做食品安全控制、如何做远程安全预警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再比如做为医药售药机,如何做到批号管理、如何做到发烧药售卖的在线登记和授权等是需要实实在在解决的问题。
京品高科作为无人零售智能系统的头部供应商,已经对接了行业内上百种机型,形成了针对十几种细分场景的解决方案,定制化方案甚至已经走出国门出口到海外。
被称为“印度喜茶”的奶茶品牌ChaiPoint,为了覆盖印度的办公室白领和企业用户,在新德里、孟买和班加罗尔铺设了几千台可以现点现冲的自助印度奶茶机;美国第二大甜甜圈连锁店Krispy Kerme也推出了甜甜圈自动售卖机……这些海外客户的智能零售终端,背后其实都有着京品高科等中国服务商的技术支持。
3、数据价值:构建私域流量池
专业的智能化对接系统,不仅解决了自动零售原来存在的食品安全、自动提醒等问题,同时也通过打通零售终端数据整理、分析和输送,为品牌方提供了更有效的营销方案和研发数据。
传统的大型快消品原来是做流通的生意,简单来说就是对接大经销商和大渠道,只要维护好大经销商和渠道,生意就比较稳固。所以尽管销售了大量的商品,却始终没有掌握第一手的最终消费者数据。
而智能化零售终端分布数量多、设备联网、可采用算法优化等特点,正好可以为品牌方解决销售和数据分析的问题。
其实,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蒙牛等行业巨头早已有了各自遍布全国的上百万台传统展示终端,只不过大多数终端没有联网化,也没有一个统一的零售终端管理平台。而元气森林在开始线下拓展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有数据传输能力的智能化终端,建立智能零售终端平台。
为百事可乐、康师傅、三得利、711(海外)、百岁山等十几家快消品品牌提供智能售卖平台的京品高科刚刚完成了数千万元由梅花创投独家投资的A轮融资。京品高科创始人邹广伟说:“智能零售终端一定是快消品品牌必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而京品高科的目标就是帮助品牌商快速搭建海量终端的管理平台,帮助品牌快速建立这条数字化通路”。
邹广伟先后就读于天津大学和北京大学,并在北京大学读研期间做为交换学生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性能嵌入式实验室学习。毕业后和几位同学共同创立了国内知名餐饮SaaS企业奥琦玮。后来他又因为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智能售卖项目,看到了国内的广阔市场空间,同另外两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京品高科。
邹广伟说:“对于品牌商而言,智能零售终端不仅仅起到销售的作用,它还是客户体验的触点、品牌商的线上流量入口、新型广告的渠道、线下数据分析的来源、新品推广的最佳试验田。”。
这样得来的数据,本身有其优势:
第一,数据是实时反馈的,可以为品牌方进行即时数据分析服务,避免滞后。第二,这样收集到的售卖数据水分很少,能保证数据的真实度。第三,智能零售终端的数据收集与反馈比其他方式收集数据成本更低。
通过整合从智能零售设备上获得的海量数据,老牌快消品可以快速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字化通路,实现数字化转型。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兴品牌,则可以搞清销售通路,实现快速落地。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4G、5G网络、AI、智能硬件、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无人零售的“大脑”已经越来越聪明了。新公司、新技术、新硬件不断出现,行业分工也越来越明显,智慧零售赛道已然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