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京东、拼多多「暗里较劲」

1.jpeg

曾几何时,流量始终都是电商玩家,乃至是整个互联网玩家们争夺的重点。

  这个 618.早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 618;

  互联网,同样早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互联网。

  然而,纵然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我们依然看到了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玩家们进行的一场暗战。

  对于电商行业来讲,这些玩家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对于行业的良性发展是有益的,以此为切入点,我们可以窥探到电商行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革。

  在今年的 618.我们看到了京东在 AI 数字人上的尝试;

  在今年的 618.我们看到了淘宝在补贴上的下足血本;

  在今年的 618.我们看到了拼多多依然在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

  看似不温不火的背后,实际上是一股暗流开始涌动。

  它,不仅将会把电商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样将会把互联网行业的进化和竞争,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因此,当淘宝、京东和拼多多再一次在电商的战场上拉开战幕,我们并不仅仅只是需要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它们之间的「暗战」上,而是需要更多地通过这些「暗战」看到更多有关电商、有关互联网的新迹象。

  以此为开端,我们对于淘宝、京东和拼多多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才能真正窥探到当下行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

  01

  流量,不再是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们争夺的焦点。

  曾几何时,流量始终都是电商玩家,乃至是整个互联网玩家们争夺的重点。

  无论是依靠烧钱补贴,还是依靠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电商玩家们始终都有一个终极追求。

  这个终极追求,就是流量。

  618.同样是它们争夺流量的主战场。

  虽然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玩家们穷尽一切气力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流量上,但是,流量的红利,才是真正保证它们这样一套打法奏效的关键。

  归根到底,流量的红利依然存在,才是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玩家们之所以会将流量看成是竞争重点的关键。

  然而,在今年的 618.我们看到的是,虽然曾经司空见惯的打法依然在用,比如补贴,比如广告投放,但是,玩家们真正竞争的焦点,却早已不再仅仅只是流量本身,却早已不再是市场规模本身。

  一方面,真正导致玩家们不再将流量看成是重点的原因,在于流量的红利的见顶。

  另外一个方面,真正导致玩家们不再将流量看成是重点的原因在于,以往的模式和打法的失灵,以及以 AI 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崛起。

  这其实为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玩家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即,它们找到了一条借助互联网之外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以往无法解决的痛点和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并且这样一种方式并不是外向型的,而是内向型的。

  我们看到的以 AI 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应用,我们看到的是以 C2M 为代表的新电商模式的崛起,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当这些新的元素开始越来越多地在电商的转型和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功能和角色,我们将会越来越多地看到的是,流量将会开始不再是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玩家们竞争的焦点。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它们竞争的焦点呢?

  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玩家们,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来改造自己,并以此来找到存量时代的发展新模式。

  这才是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玩家们未来一段时间的竞争焦点。

  02

  性价比,开始成为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们的杀手锏。

  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即,价格优势,始终都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一部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用价格比来获得用户,转化流量的发展史。

  但凡是找到了正确的价格比,并且真正用它来促进自身发展的玩家,几乎都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当互联网行业的格局确定,特别是当资本的红利开始消失不再,仅仅只是以以往那种大水漫灌的烧钱补贴的方式来赢得竞争,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困难。

  透过今年的 618.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迹象的发生。

  即,性价比,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玩家们的新的杀手锏。

  无论是京东的「又便宜又好」,还是淘宝的「不止是便宜」,我们都可以看出,玩家们不再仅仅只是将价格优势看出是竞争的重点。

  除了价格优势之外,更多的玩家们开始关注性价比,开始关注后续的服务,并以此来获得存量用户的心。

  因此,从表面上来看,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玩家们依然还在进行价格的竞争,依然还在打价格战,其实,现在的价格战,早已和以往的价格战,有了本质的区别。

  不再一味地讲究价格,而是开始更多地将价格看成是一块「敲门砖」,以它来撬动用户,进而让用户感受到更多性价比的东西,并以此来留住用户,转化用户,才是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玩家们在新的发展周期里的竞争重点。

  说到底,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玩家们,不能仅仅只是单纯地去做平台,不能仅仅只是单纯地只做撮合,而是需要更多地去关注产业本身,而是需要更多地介入到产业的上下游之中。

  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在新的发展阶段,获得新的发展新机会。

  对于每一个玩家们来讲,只有找到了性价比与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的关系,并且真正让性价比真正促进自身的发展,才能真正在新的发展阶段赢得胜利。

  03

  互联网,不再是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们的「标签」。

  当互联网开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当互联网模式开始成熟和完备,仅仅只是借助互联网来寻找破解之道,仅仅只是以互联网来妆点自己,开始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境和难题。

  透过今年 618.我们同样看到了,互联网不再是玩家们的唯一「标签」的发展大趋势。

  事实上,早在 618 之前,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玩家们就已经开始了一场拥抱 AI,拥抱数实融合的新浪潮。

  无论是马云在内网喊出的「AI 电商」的口号,还是刘强东数字人登陆京东直播间,抑或是拼多多对于大模型的前瞻性布局,我们都可以看出,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玩家们开始寻找新的「标签」。

  对于每一个玩家们来讲,它们如何找到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并且利用它们去破解当下它们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才是真正将自身的发展带离当下发展泥淖的关键所在。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的技术、新的模式的不断成熟,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元素将会替代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的突破口;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新的模式,成为优化与重塑互联网模式的新方法。

  当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玩家们找到了新的「标签」来取代互联网,并且真正让这些新的「标签」发挥出新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实现商业上的闭环,才是真正保证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玩家们,真正可以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所在。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真正决定淘宝、京东和拼多多在电商市场地位的,将不再是建构于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发展模式,而是建构在以 AI 为代表的新基础之上的模式。

  当玩家们找到了建构与这样一种基础之上的正确的模式和方法,当玩家们真正实现了自身从互联网时代向 AI 时代的进化,它们的发展才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周期。

  结语

  618.如期而至。

  我们同样看到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玩家们的明争暗斗,如期而至。

  尽管还是熟悉的配方,尽管依旧是熟悉的味道,但是,穿过这样一种熟悉的迷雾,我们需要更多地看到的是,正在发生着的新变化。

  总之,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们的暗地里火拼升级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流量,特别是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流量,开始不再是玩家们竞争的焦点;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补贴,特别是以大水漫灌式的烧钱为代表的补贴,开始不再是玩家们的首要选项;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互联网,特别是以外向型的发展模式为主导的互联网,开始不再是玩家们的首选。

  对于淘宝、京东和拼多多来讲,这是一场全新的征程,同样是一次全新的机会。

  只要真正把握了正确的发展模式,只有真正找到了与自身的发展相契合的正确的发展模式和方法,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玩家们才能在新的周期里继续占有一席之地。

  否则,滚滚而来的新潮流之水,必然将会淘尽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06月28日 19:06
下一篇 2024年06月28日 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