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我们来啦!
7月23日,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
7月23日,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人类探测火星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2020年之前共实施了44次火星探测任务,但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务一共仅有22次。本次任务成功后,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说。
7月20日,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据悉,美国“毅力号”火星探测器也将于近期奔赴火星。多国火星探测器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在这个时间窗口密集发射?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陈杰表示,火星的公转周期几乎是地球的两倍,它们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变化,每隔大约780天也就是26个月,会出现地球与火星最接近的一刻,这一关键时刻被称为“火星冲日“,而此前的两三个月,就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窗口期,这个时候从地球发射探测器去火星,形象地说就是‘走最近的路’去火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突破火星制动捕获、进入/下降/着陆、长期自主管理、远距离测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视等关键技术,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二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包括设计、制造、试验、飞行任务实施、科学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队伍,推动我国深空探测活动可持续发展。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实现对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研究。
除了天问1号之外,我国曾经发射过玉兔2号月球车,也是人类首次实现了在月球背面登陆。有了玉兔2号的成功,我国科学家对航天事业满怀信心,于是天问1号终于问世,并被寄予厚望。科学家对天问1号进行了技术改进,在天文1号内有许多的摄像机和一个穿透表面的雷达。如果天问1号成功登上火星,那么它利用这个雷达就可以探测地表100米以下是否有生命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