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组装一台服务器,曙光的智能制造如何“由己及人”?
高端服务器这种“非标”产品,在生产线上2分钟组装一台,按现在的制造水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曙光(福建)智能工厂实现了,这“2分钟”是曙光全厂智能制造能力的综合呈现。现在曙光要将这样的能力“由己
高端服务器这种“非标”产品,在生产线上2分钟组装一台,按现在的制造水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曙光(福建)智能工厂实现了,这“2分钟”是曙光全厂智能制造能力的综合呈现。现在曙光要将这样的能力“由己及人”向更大的范围释放。
2分钟的背后有什么?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发布2020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标公告,在经过对投标企业产品质量、技术实力、服务水平、资质证明等多方面评估考核后,中科曙光在数百家投标企业中脱颖而出,中标“数字化车间集成-电子信息”项目。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曙光是一家以服务器为核心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供商,与智能制造等偏重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之类的应用场景有一定的距离。但事实上,曙光在智能制造领域深耕已久。
对于高端服务器这样的产品设计制造,它应该满足“智能绿色,精益融合”的理念,而这一理念,同样成为曙光打造智能工厂的核心理念。
在这样的理念之下,需要突破各个场景下各种难题,比如内存条是服务器组成中重要部件,其品质考验着所有服务器制造厂商。当前内存条的检测仍采用人工上料检测方式。而且人工测试内存效率低、设备不易维护,不能满足服务器制造的高需求。曙光“天狼星一号”智能内存检测装备,顺应时代需要,替代人工检测,应用先进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内存信号级别的检测,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操作简单,运行可靠。
曙光通过对智能制造进行系统设计,建立工艺生产流程与车间虚拟仿真模型,结合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智能制造中应用的能力,打造了ERP、MES及工业大数据平台等企业信息化平台,建立起曙光智能工厂的工业大脑,打造出了“曙光式”的智能制造工厂模板。在曙光(福建)高端服务器智能工厂获得了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升级周期缩短30%、生产效率提升35%,实现了2分钟组装出一台服务器。目前,曙光高端整机智能制造工厂在新疆、福建、山西、江苏等已经落地并投产。
或许就像很多IT企业的成长之路一样,当曙光的智能工厂实现了一系列的突破,曙光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在智能工厂所积累的能力与平台进行更大范围的复制“由己及人”。
目前在智能制造的赛道里厂商很多,每个企业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曙光的智能制造侧重在标准化与体系建设、精益生产、机械治具设计、机器人技术与电气设计和工业大数据五大方向,“围绕核心智能装备、智慧仓储物流、数字孪生模型、信息互联互通、工业大数据平台等核心要素,来构建完备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中科曙光副总裁张迎华透露。
“融合式”加快智能制造突破
不久前,在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主办,中科曙光与英特尔联合承办,沈阳新松机器人、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及微展世共同协办的业先进制造高峰论坛上,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实验室揭牌成立。
这是由中科曙光联合多家企业、大学组成的联合实验室,之所以要构建这样一个实验室,是因为在曙光看来,“智能制造它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而且智能制造它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强调,“融合”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特征,也是破解智能制造中诸多难题的解题思路。也正因为如此,曙光目前正在加速构建其智能制造的生态朋友圈。
新松机器人是曙光智能制造生态圈的重要伙伴,就像沈阳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所言,“没有机器人几乎无法构建一个新的智能制造系统。”据其透露,新松机器人正与曙光公司合作,将先进计算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共同打造智能制造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
张迎华认为,智能制造就是一个融合体,智能工厂会用到IoT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5G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而先进制造业也是很多技术的融合,比如新材料、新工艺、3D打印、精密机床加工、数字孪生等制造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本身也是一个融合。从更大维度看,从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用协同等同样是一个大融合。
张迎华透露,曙光的智能制造会从这样的维度来推进,一是提升自身的智能制造能力,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一流可靠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在全国各地根据需要建设布局一批示范标杆型的高端智能制造工厂,实现多厂的协同制造。下一步将重点强化智能工厂的软实力,包括有关与底层的数据采集、大数据建设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等,使得制造更加高效,检测更加精细化,控制过程更加流畅。三是布局协同创新实验室,依托科学院的实力,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以及业内的智能制造伙伴,共同地致力于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智能工厂中的应用、创新。四是继续推进产业上云,将多个智能制造工厂逐步都上到云端去,打造全产业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个性化时代的云制造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