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剥离家电业务,谁来接盘?
据媒体报道,飞利浦正在与九阳股份、格力电器、海尔、美的等国内家电企业接洽,询问其是否有收购飞利浦厨房电器和小家电业务的意向。竞购程序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或将在明年第三季度达成交易。接盘企业是谁还悬而未
据媒体报道,飞利浦正在与九阳股份、格力电器、海尔、美的等国内家电企业接洽,询问其是否有收购飞利浦厨房电器和小家电业务的意向。竞购程序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或将在明年第三季度达成交易。接盘企业是谁还悬而未定,但飞利浦出售厨房电器和小家电业务的决心已定,这将给中国家电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启示?
剥离业务出于战略考量
早在今年初,飞利浦就向外界释放了出售家电业务的强烈信号。1月底,飞利浦方面曾表示,考虑剥离并出售家居护理及厨房电器业务板块,具体产品包括榨汁机、电水壶、咖啡机、电饭煲、压力锅、搅拌机、空气炸锅、面条机、面包机、电熨斗、挂烫机、吸尘器、热水器、空调、空气净化器、加湿器、风扇、取暖器等。此次业务出售计划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完成交易,这部分业务将拆分成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
业内专家认为,飞利浦决定剥离家电业务可从其战略定位和业绩表现来分析原因。
从战略定位来讲,飞利浦已经将自己定位为“健康科技领域的领导者”。飞利浦全球首席执行官万豪敦(Frans Van Houten)在2019年年报致辞中表示:“当前,飞利浦正在为家居护理及厨房电器业务的未来发展寻求潜在的最佳归属。家居护理及厨房电器业务是一个强大的业务体,为飞利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并不适合飞利浦‘聚焦健康科技并成为该领域领导者’这一战略目标。”
从业绩表现来看,从飞利浦2019年年报可以看出,其营收组成分为三部分——诊断与治疗业务、互联关护业务、健康生活业务。其中,即将被出售的家居护理及厨房电器业务隶属于健康生活业务板块。2019年,飞利浦的全年营收为195亿欧元,健康生活业务版块营收占比为30%,同比增长8%,是三大业务板块中增速最慢的。年报解释称,健康生活业务收入和收益双双实现反弹,这主要得益于口腔护理和个人护理业务产品组合的扩展以及对市场的渗透。可以看出,厨电和小家电业务并未对健康生活业务版块业务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什么最值钱?
此前,已经有海尔收购通用家电,美的收购东芝的白色家电业务,博世收购西门子家电业务,海信收购东芝电视业务等先例。这次飞利浦出售家电业务,谁能接盘?由于此次交易价值最高可能达到3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4.7亿元),国内有实力承担此价格并有实力运营的家电企业屈指可数。
光大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飞利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全球布局的品牌和渠道,收购飞利浦家用电器业务是提升小家电业务规模,成为全球小家电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捷径。
从飞利浦接洽过的各家企业来看,虽然各企业对是否参与此次竞购未明确表达肯定态度,但对各可能竞购企业的战略和业务规划进行分析,可以梳理出一二头绪。
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曾指出,飞利浦和美的在小家电业务的重合度较高,且美的曾公开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不再考虑收购,因此美的竞购飞利浦的可能性不高。
对于今年上半年空调业务营业收入被美的反超、多元化业务布局亟待突破的格力电器而言,在小家电领域发力多年但仍不成规模的背景下,若收购飞利浦,可以有效弥补格力小家电的短板,是助力多元化业务拓展的一个途径。
九阳股份近年在力推产品业务多元化战略,但其营收规模有限,若要接盘飞利浦相关业务,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相较而言,“海尔倒是一个可能的收购者”。刘步尘分析认为。近年来,海尔不断在美洲、澳洲、欧洲实施跨国收购,有充足的经验支撑。更为关键的是,海尔在冰洗等大家电板块实力比较强,小家电板块则相对较弱,如果能收购飞利浦,可实现大小家电“双轨发展”。
因此,不管最终谁将成为“接盘侠”,飞利浦相关家电业务是全球范围内较为优质的品牌及资产。业内人士认为,飞利浦品牌能在家电市场上产生较高的溢价能力,对家电企业打开高端市场有助力作用。除此之外,中国家电企业一直有开拓国际市场的雄心,且往往更倾向于通过收购其他品牌的方式来加速国际化进程。目前来看,有多元化、国际化需求的中国家电企业最可能成为潜在买家。
中国企业应走高端路线
“事实上,从业务角度看,飞利浦在厨电、小家电业务方面一直做的不温不火。且小家电目前被头部企业垄断,近些年国内小家电企业的崛起,已经明显挤压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飞利浦也只是剥离了一部分小家电业务,把精力放在强项品类上,所以对于自身和行业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奥维云网厨电事业部研究总监李婷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虽然,飞利浦即将剥离的业务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出彩,但近十年来,西门子、通用电气、东芝等老牌家电工业巨头纷纷出售家电业务,欧、美、日、韩的家电企业退出中国市场甚至剥离家电业务,或者将家电业务卖给中国家电企业的案例层出不穷,也给中国家电业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外国品牌的业务或者市场退出,原本就是家电产业链全球化的一部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成本攀升,生产制造的天平就会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倾斜,这是基本的产业规律。
因此,对于中国家电企业而言,在单品竞争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发多元化业务,进行生态化布局仍然是重要征程。中国家电企业应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放到高端产品和创新技术上,为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占据高位积攒更多实力。业内人士认为,打破“大而不强”,塑造高端品牌形象,是首要任务。
“期待未来五年,中国家电企业摒弃低价取胜的策略,在高端市场、高端技术上有所突破,具备与国外高端品牌一较高下的实力。”刘步尘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