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央视关注 万物皆可挂的二手市场有何魔力?
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拥有巨大的减碳潜力。
日前,“我国每年废弃手机约 4 亿部”“建议推动闲置物品再利用市场”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热议。
这一话题的走红并非偶然。早前,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曾专门就二手交易播出了一期《消费市场吹来“绿色风”》的专题报道,报道中提到,国内二手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达到三万亿,而进入市场循环的旧货几乎涵盖了全部的商品品类。正应了那句耳熟能详的标语“万物皆可挂XX”。
有数据表明,早在2016年,我国淘汰的手机已累计超过40亿部。随着5G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手机报废量还会持续上升,预计“十四五”期间闲置总量累计将达到60亿部。然而,大部分消费者都不会主动处理这些旧手机,49.5%的消费者会选择把旧手机存放在家。近5年来,进入正规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市场的只有10%左右。
据了解,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拥有巨大的减碳潜力。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碳排放占比中,生产和制造环节产生的碳排放占比达到 31%。以手机为例,每生产一台新手机,平均会产生约 49 公斤碳排放,这足够一盏 14 瓦的节能灯开 252 天。而根据测算,每一单二手手机的交易,可以减少 25 公斤的碳排放量;如果是冰箱等大件家用电器,其单台的碳减排量则高达 130 公斤。
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手闲置交易也受到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代表们纷纷建议将二手闲置物品交易纳入碳普惠融入碳交易。加快研究制定统一闲置交易的碳减排标准,并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政企互通的个人碳账户体系,同时碳积分能够通过公共交通优惠券、购物代金券等形式反馈给消费者,激发民众更为强劲的绿色消费意愿,助力碳普惠落到实处。并鼓励各地各街道社区定期举办线下二手交易活动,让买二手商品像逛超市一样简单,让闲置交易成为人人可参与的生活方式。
在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中,家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品类。而二手家电交易市场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
一方面,二手家电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大城市的新市民、青年人“都租房、常租房”的居住理念逐步得到广泛认同。从租赁需求的体量来看,我国租赁居住人口已超2亿,且呈持续增长态势。而出租房里的电器产品大多以二手家电为主。这样一来,便造就了巨大的二手家电需求量。
另一方面,二手家电市场管理的不规范也带来较大风险。当前,二手家电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和市场准入门槛,更没有售后服务。早前有媒体报道,有人从二手市场买了一台冰箱,买回来才发现根本不制冷,晚上因为温度过高还发出报警声。还有人网购的二手家电引发了火灾等等。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家电保有量已超21亿台,2022年报废量超2亿台,其中,约2400万台流入二手交易市场。二手家电经过长时间使用或者多次不规范维修,质量不受控,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同时,二手家电受环境污染、腐蚀等影响,普遍存在零件性能下降且运转阻力加大等现象,能耗通常比节能产品高30%以上。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不止一次的在“两会”期间建议规范二手家电流通市场。她认为,应出台关于二手家电买卖相关环节的规范要求,如对废旧家电实行“身份证”制度,要求旧家电在进入二手市场前,需经责任人鉴定通过并粘贴标志。严禁超过使用年限、存在质量隐患和性能严重下降的二手家电继续销售。
在业内专家看来,规范二手家电市场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一起参与进来。政府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设定行业规则以及惩罚措施。此外,采取“平台+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企业应该与生产企业联手对进入二手市场的产品做一个售前鉴定,按照统一的规定给出售价和服务。希望二手家电市场产业链越来越完善,早日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氛围,成长为家电市场的新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