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家电出口修复性回暖 国际贸易局势恶化下显韧性
今年以来,我国家电出口经历了诸多波折。
从一季度的承压运行再到三季度的复苏回暖,今年家电出口走出“修复”的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贸易的总体情绪仍然偏向悲观,今年地缘政治局势进一步恶化,在俄乌冲突仍未停息的情况下,巴以的战火又点燃,进而引发全球对贸易的悲观判断。联合国此前发布的《全球贸易更新》报告中指出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贸易额将缩减约1.5万亿美元至31万亿美元以下,与2022年创纪录的水平相比下降5%。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需求的下滑、东亚贸易减少、贸易限制措施增多以及商品价格波动等原因。这意味着,今年我国家电出口的修复性回暖,主要是全球家电贸易结构的改变,以及家电企业战略调整的成果。
“修复”成为家电出口主基调
今年以来,我国家电出口经历了诸多波折。年初家电出口逐渐进入底部,而表现出持续的寒意。据机电商会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全球白色家电出库277.8亿美元,同比下降2.4%。其中主要体现在,我国家电对欧美、拉美等地区出口的同比下滑。
全球贸易的低迷,也在进一步冲击我国的家电代工产业,今年8月,深圳老牌电器厂新安电器发布解散公告,表示全球经济萎靡导致订单减少而无奈提前解散。在随后媒体对小家电企业的探访中,多家企业表示今年外贸“有压力”。有企业表示,贸易关税壁垒对家电出口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同时欧美地区的消费力也出现回落,消费疲软预计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虽然今年上半年家电出口寒意不断,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视机遇。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地区成为了家电出口的增长市场。其中东盟、阿盟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规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亚洲仍然是我国出口规模最大的市场,较去年同期增长5.1%。
在此背景下,我国家电企业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布局以及本土化运营。今年前9月,我国家电业对俄罗斯、英国、巴西、中东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实现超20%增幅的高速增长,填补了对美、日、德等国家出口下降带来的缺口。我国家电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呈增长态势,前9月出口额同比增长9.36%。
有观点认为,尽管全球贸易局势仍未见曙光,但贸易的萎缩也在打压原材料和航运价格,再叠加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三个因素为我国家电出口创造成本优势。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受圣诞促销和去年同期较低基数的影响,家电出口额同比增长13.4%至72.4亿美元,连续第4个月同比增长。今年1-11月,中国家电出口额804.7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全年有望实现增长。
出口新阶段
尽管家电出口出现回暖迹象,但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仍值得研究。其中友岸外包、贸易壁垒的负面因素仍然值得关注,目前美国正在加强与拉美地区的贸易来往,而西欧也在加强与东欧的合作。在此背景下,我国正在调整架构,在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情况下,在东南亚、巴西、墨西哥、北非等地区建设工厂,以应对局势变化。
全球产业链转移趋势仍未减弱,中国家电出口也从产品出口转向制造出口。今年来,多家家电企业的海外工厂逐步落地。依托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家电企业正在实现全球开花。
据了解目前多家企业正在将部分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其中新宝股份正在进行能投放的布局,转移部分吸尘器产能到印尼。万和电气也在加快建设海外制造基地,扩大产能,进一步呈现VIP客户的更高要求,扩大规模和盈利能力。其中万和泰国制造基地仍在建设中,预计明年正式投产。今年3月,海尔埃及生态园奠基,这是海尔在中东非地区的首个数字孪生工业园区。今年10月,美的在泰国的空调工厂正式投产,完成了100万套产品的下线。
有观点认为,家电企业海外设厂的主要原因在于应对美国部分产品关税提升以及客户平衡供应链需求进一步加强等情况。事实上,美的、海尔、海信、长虹等中国家电龙头企业正在持续推进完善在全球的供应链布局,海外生产基地持续增加。家电行业从产品出海到制造出海正成为新趋势,以借此扩大亚太市场的业务规模。
与此同时,依靠本土化经营策略的进一步强化,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已经进入“创牌”的新阶段,同时也在对海外输出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在今年的广交会中,家电企业带来了不少经验的产品,如长虹、创维等厂商也带来了OLED电视、Mini LED壁纸电视等智能高端产品,以及其他白电产品,显示出公司对挖掘外贸市场的决心。
业内人士表示,经过2012年金融危机后的十年,中国家电产业已经逐步将人工和成本红利,转化为制造和研发优势,正在从世界家电产业的竞争者向引领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