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价跌破千元,智能门锁的出路在哪?
面对内卷式竞争和行业结构失衡的挑战,智能门锁企业亟需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普及,智能门锁作为家庭安防的重要入口,市场需求逐步释放。然而,行业的快速发展并未带来预期的繁荣,反而陷入了内卷式竞争的泥潭。
根据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2024年中国智能门锁全渠道零售量规模为2031万套,同比增长8.6%;但零售额规模却同比下降0.9%,仅为209亿元。这一升一降的数据反差,深刻折射出智能门锁行业当下正面临的两大严峻困境。
价格厮杀与低端困局,行业的双重隐忧
智能门锁零售量的增长表明市场需求正在逐步释放,消费者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零售额的下滑则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战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主要策略。
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期间,传统电商智能门锁的零售均价从1465元持续下滑至1068元,勉强守住千元关口。然而,到了2025年1月,线上市场智能门锁的均价进一步跌至952元,同比下降6%,再次跌破千元大关。这一趋势表明,价格竞争的压力仍在加剧,行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价格战的另一面,是低端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比持续攀升。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传统电商智能门锁1000元以下产品的零售量占比已超过60%,其中500元以下的智能门锁成为市场的第一大价格区间,零售量占比达到26%,同比增长100%。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市场对低端产品的过度依赖,更暴露出行业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大量低质低价产品充斥市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使得消费者在选购时面临诸多困扰,同时拉低了整个行业的产品形象和品质标准。此外,低端产品的泛滥直接挤压了中高端产品的生存空间,导致行业技术创新乏力,难以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收入增长。
价格战和低端产品的泛滥,已经对智能门锁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数据显示,仅2023年和2024年两年间,退出该行业的品牌接近170个。这一现象表明,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
出路何在?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是关键
面对内卷式竞争和行业结构失衡的挑战,智能门锁企业亟需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而技术创新无疑是突破困境的关键。为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企业需要增加研发投入,致力于开发更加智能化、安全可靠且使用便捷的产品。
例如,通过集成先进的指纹、面部或虹膜识别技术,实现秒级精准解锁,极大提升用户体验;配置智能家居联动功能,使开门动作能够自动触发灯光、空调等设备,创造无缝衔接的家居环境;利用AI技术学习用户习惯,自动调整门锁设置,并提供包括生成临时密码、查看访问记录等在内的App远程管理功能,进一步增强用户的互动性和满意度。
此外,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企业应当开发差异化的产品线。对于家庭用户,推出以安全防护为核心的产品,配备防撬报警和实时监控等功能,确保家庭安全无忧;为企业客户提供支持大规模网络化管理的解决方案,便于统一管理多门禁系统、分配权限并追踪数据,提高管理效率;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设计易于操作的特别版本,比如大按键设计、语音提示及远程协助等功能,体现人文关怀。通过这种精准定位和定制化服务,企业可以开辟多元化的市场空间,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品牌建设与服务提升同样至关重要。企业需要通过优质的售后服务和专业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忠诚。例如,提供快速响应的维修服务、定期回访维护等,增强用户粘性。良好的品牌口碑一旦树立,就如同筑起坚固的壁垒,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从行业层面来看,加强自律刻不容缓,要坚决避免过度价格竞争。行业协会或联盟应发挥关键作用,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低价劣质产品,引导行业朝着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升级。
智能门锁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但价格战和低端产品的泛滥,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前行。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以及行业自律这三重举措,才能在内卷的漩涡中成功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智能门锁行业能否成功走出困境,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真正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