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波动加剧 空调行业会否首当其冲?

1.jpeg

2025年以来,各空调品牌动作频频,今年空调市场的“暗涌”或许会比往年更加激烈。

  一直以来,铜素有“铜博士”的称号,其在包括建筑、家电、电子、汽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铜价被视为全球经济活动的风向标,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绝大多数制造业产品与基建项目都需要使用铜。近段时间以来,铜价持续波动,引起各方关注。

  持续上涨

  统计显示,3月以来,国内外铜价出现加速上涨。资料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26日,纽约铜主力合约价格为5.293美元/磅(约合11671美元/吨),年内涨幅已超31%。在当地时间3月25日,纽约铜主力合约以5.374美元/磅的价格创下该合约的历史新高。伦铜价格也一路上涨,3月26日盘中创下2025年开年来最高价10164.5美元/吨。

  国内,3月26日,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最高至83320元/吨,创下2024年5月底以来新高。截至当日收盘,该合约3月以来累计涨幅达6.55%。

  此前,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美国可能会在几周内对进口铜征收关税,比作出决定的最后期限早几个月。知情人士表示,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美国商务部对可能征收的进口铜关税展开调查,并在270天内提交一份报告。知情人士透露,铜关税调查看起来只是走个形式,因为特朗普已经数次表示他计划征收铜关税。特朗普政府正在迅速进行审查,可能会在270天的最后期限之前得出结论。

  特朗普表示要对所有进口铜征收高达25%的关税,分析认为,此举可能会扰乱全球市场。伦敦和纽约之间的巨大价差导致全球贸易商和交易商争相将这种红色金属运往美国,以赚取溢价。这一举动导致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最大的消费国中国,铜供应不足。

  高盛集团和花旗集团的分析师在此前给客户的信中表示,预计美国将在年底前对铜征收25%的关税。包括全球最大的铜贸易公司Trafigura在内的数家大型贸易商表示,铜价可能会从目前的每吨约10000美元升至每吨12000美元。

  供不应求

  从供需层面来看,供不应求是当前铜需求的情况。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原生精炼铜和消费量增速分别为4.7%和2.9%,均高于矿产铜2.4%的增速。分析认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绿色能源转型,让铜的需求持续攀升,新能源、电子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用到铜。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全球范围火热的AI行业,其AI数据中心同样需要用到大量的铜,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铜需求将显著增长,其中AI数据中心将成为铜需求新的增长点。在2024年-2027年,全球AI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将以1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AI数据中心的铜需求或将从2023年的每年20万吨-50万吨增长至2027年的50万吨-12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6%。这将推动铜价上行,并对全球铜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著名矿业公司必和必拓预计,到2050年铜需求将比2021年增长70%。

  空调首当其冲?

  铜价波动,对于包括家电行业在内的各行业会否有影响影响?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近期美国进口铜关税预期不断升级,COMEX铜价以及较LME价差创阶段新高。关税预期强化或导致美国短期缺口难解,COMEX交易的持续性和幅度料将不断得到验证。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需求的抑制或有限,反而可能会制约我国精炼铜和废铜进口。叠加政策暖风频吹,交易面和基本面加速共振,铜价有望冲击前高。

  高盛报告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其政策导向对铜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在家电和电动汽车(EV)等领域的刺激政策将显著推动铜需求增长。报告预计,中国刺激政策将使中国铜需求增长提高2个百分点,而关税仅使需求下降0.8个百分点。

  有家电行业人士分析认为,铜价波动,首当其冲的品类会是空调,相关资料显示,铜成本分别占到空调成本的22%、冰箱成本的9%、洗衣机成本的10%、油烟机成本的14%。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4月空调产业排产总量达2429万台,同比增长11.8%,内销排产规模达1331万台,同比增长11.1%;出口排产规模突破千万级,达1098万台,同比增幅达12.7%。对此,奥维云网分析认为,当前铜价等空调原材料成本价格呈上升趋势,对于空调厂商而言,提前备货成为应对成本上涨的有效策略,通过增加原材料库存,能够在一定时期内锁定成本,避免因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而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奥维云网认为,铜价一路上涨,而铝替代效应尚未形成有效规模等因素叠加下,空调产业链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值得关注的是,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以旧换新等因素的加持下,2025年以来,各空调品牌动作频频,今年空调市场的“暗涌”或许会比往年更加激烈。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5年04月02日 05:59
下一篇 2025年04月02日 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