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大棒之下,中国家电企业以“分散布局”应对风险
截止目前,中国家电产品输美关税税率在15%-25%之间。
2025年4月7日,受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消息影响,全球股市大震,A股逾5000支个股翻绿,其中逾2900支个股跌停,家电板块同样遭遇深度下探,家电板指收于17572.95点,下跌1449.96点,同比下滑7.62%。
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逐步提升中国输美产品进口关税,截止目前,中国家电产品输美关税税率在15%-25%之间。而若此次特朗普“对等关税”生效,中国直接出口美国的家电产品税率可能提升至60%左右,是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伴随着中国家电走向全球,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大型企业如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等早在十余年前便开启了全球化布局;而2018年之后,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显著提速,包括东南亚、墨西哥、波兰、埃及等在内的地区和国家,成为承接中国家电产能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泰国、印尼,为中国产品转口美国提供了便利;而墨西哥则受益于美国的“近岸贸易”。
不过,伴随着特朗普此轮关税的无差别攻击,中国企业的全球布局可能再度生变。所谓“对等关税”,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在贸易协定中相互同意对特定商品征收相同或相似的关税税率,但特朗普此次“对等关税”的荒谬之处在于,其要求其他所有国家在与美国贸易中征收与美国相同的关税税率,而不考虑国家间经济结构、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的不同,甚至网络戏称其“对企鹅和海豹”征税,以映射该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蒙受的损失。
以越南为例,在正常经贸关系中,越南输美产品可享受最惠国关税待遇,如纺织品平均税率在10%-20%,电子产品税率较低甚至为零,但“对等关税”后,业内测算越南输美产品平均税率可达46%。若东南亚国家关税税率不再具备比较优势,中国企业在越南曾经的产业布局可能沦为“沉没成本”,更多产能可能需要向关税凹地如墨西哥,甚至美国本土转移。
目前,海尔在美国卡罗莱纳州和肯塔基州均布局有家电生产基地,主要供应北美市场;其他如格力、美的、TCL、海信等则在墨西哥布局有生产基地。
家电行业人士认为,此次美国“对等关税”将更大程度影响东南亚国家的北美出口业务,但具体关税执行可能存在变数,因为特朗普政府很可能是以关税作为国家间的“谈判筹码”。
某黑电龙头企业称,公司在美国市场电视产品年销量约在600万台,年销售额约80亿元,目前其在美销售产品基本全部由墨西哥生产基地供应,且完全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要求,因而此次关税政策对公司成本影响有限。
受关税上涨传导至消费端预期影响,网传美国民众近日掀起商品囤购潮,包括家电、日杂、小商品等在内的中国产品,成为“疯抢”对象。
当前,中国家电企业也在密切关注特朗普政策动向,并积极拓展美国以外的其他区域市场,以规避单一市场依赖造成的风险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