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健康能实现医疗私有化吗?
慢病管理真的是互联网医疗的正确赛道吗?
互联网医疗同时也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在2020年3月,相关部门的一纸指导意见,更是让互联网医疗拥有了乘风破浪的机会:《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
这份文件中明确表示,要将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且各省市的医院,也纷纷开始上线自己的互联网医院。对比三方平台,就诊者自然更信赖医院自行建设的互联网平台。
根据中研网统计,中国互联网医疗2021年底的市场规模超过2600亿元,发展势头迅猛。但实际上,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在近年来却显得有些落寞了。
国内的三方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指望着吃流量红利,潜移默化地培养就诊者求助于互联网医院的平台,几乎没有。这导致的行业现状就是:前期借助各种福利优惠,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吸引着庞大的用户群体,但后期的变现却困难重重。
互联网医疗平台可大致分为两种:联动药房或医院,进行拓展尝试的医疗服务型企业,也有先短期积累大量用户资源再通过增值服务变现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但这些平台的营收都并非靠问诊所付出的诊金,营收的大头基本是售卖药物。
原本还能够借助线上售药,来获得一些营收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可在互联网售卖药品的相关法规相继出台后,也开始步步收紧,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毕竟在漏洞中掘金的机会,已经不再有了。
而平安健康作为行业三巨头之一,其也很难抵挡三方平台在“正宫”大举介入后的冲击,这一点在平安健康的中期报告中也有所体现。
平安健康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平安健康营收总额为28.28亿,同比2021年上半年的38.18亿大幅降低了25.94%,净亏损总额共计4.26亿。
而且,这已经是平安健康连续亏损的第八年了,也难怪市场分析师笑称:若不是背靠大集团,平安健康早就要勒紧裤腰带了,哪里还能斥资近亿元来收购一家智慧医疗平台,哪怕是钱从左手递到右手。
斥资亿元收购智慧平台,只为突破发展瓶颈
平安健康2022年上半年亏损了4.26亿,这看似惊人的数字其实已经不足为奇了。因为平安健康在今年3月公布的2021年全年财报中,其净亏损达15.39亿,同比2020年大幅增长62.3%,再度刷新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平安健康财报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连续亏损了八年的平安健康,已经烧掉了集团超过60亿,而且平安健康实现正向营收的愿望,在近期实现也很是渺茫。
平安健康的营收主要依靠健康服务及医疗服务两部分,健康服务20202年上半年营收16.98亿,占总营收六成,同比下降幅度32%。不过平安健康对此给出的解释是,业务发展战略有所调整,公司将从2C业务更多地转向2B端,可事实上,平安健康的2B端似乎也陷入了营收困境。
平安健康全力冲击的医疗服务板块,在2022上半年的毛利率为39.1%,同比下降6.1%;并且其在2021年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为48.4%,在集中发力后竟下降了8.4%,仅剩40%,这与平安健康所期待的,完全是背道而驰。
而在连年亏损之后,平安健康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质疑,这在它股价持续下滑的趋势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截至11月2日收盘,股价已经下降至15.96港元/股,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4港元/股,直接腰斩。总市值更是跌至178.56亿。
平安健康IPO发行时,市值约为580亿港元,2020年一度创下1300亿港元的巅峰市值。但这并非是平安健康一家的问题,今年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从多个互联网医疗巨头发布的2022上半年财报数据来看,业绩惨淡似乎已是行业共识了。
连续亏损了三年的叮当健康,2020上半年同期营收7.8亿,几乎与2021同期的期内亏损为7.49亿持平,2020上半年累计亏损4.04亿;阿里健康同样在走下坡路。截至11月2日收盘,阿里健康每股价格为3.85港元,总市值缩水至520.5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482.89亿。相较于去年同期的9.18港元/股,直接暴跌近6成。
证券分析师称,冲刺IPO的企业无疑都是业内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且已在运营方面已经有了一定成绩,但它们却无一例外的,需要回答市场两个问题:一是当前的商业模式,是否能持久运营,且扭亏为盈;二是政策监管方面的变动是否会影响行业的后续发展。
而平安健康对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瓶颈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近期其就高调宣布,以9686.46万美元的交易对价,收购平安智慧城市旗下业务板块平安智慧医疗,完成后,平安健康将全资持有平安智慧医疗股权。本次收购也是平安好医生对慢病服务能力的加持,公司预计未来可以深度拓展4亿慢病人群,进一步辐射百亿规模的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
但慢病管理真的是互联网医疗的正确赛道吗?这个答案或许还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押宝慢病管理,平安健康难逃大数据魔咒
据调研机构统计,我国各类慢病患者合计超过4亿人,慢病相关的医疗支出约占总医疗支出的近7成,平安健康也是瞄准了这一商机,力求培养慢性病患者走商业模式的慢病管理,让医疗服务的客制化、私有化成为业务的又一增长点。
在押宝慢病管理这方面,平安健康并非是第一家。被誉为“慢性管理第一股”的智云健康,在上市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为此,不少企业正加速探索,今年智云健康就以“慢病管理第一股”完成了上市。但截至11月2日收盘,智云健康港股总市值105.67亿港元,相较于3个多月前上市当天的165.54亿港元,缩水了近60亿港元。
而智云健康的财报报告也透出其受困于现有的发展模式,仍未找到盈利点: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80亿,净亏损12.31亿。自2019年起,同样陷入了连年亏损噩梦的智云健康,已经累计亏损达76.15亿。
慢病管理服务市场的竞争企业类型众多,包括但不限于药房、互联网平台、院内系统服务提供商等,但无论是哪一种发展模式,其核心都是拉通患者、医生和药企三大群体,提供持续的慢病问诊与购药服务。
假设患者能在一个平台持续的问诊和购药,势必会产生许多医疗数据。在数据为王的信息化时代里,平安健康若能利用妥当,将会拥有一个数据量惊人的信息库,这份诱惑自然会驱使着平安健康奋不顾身地投入这一领域。
但平安健康却忘了,近年来相关部门对于数据监管的步步收紧,已经让许多互联网企业有些难以招架了,更何况是私密性更强的医疗企业,这也是平安健康近年频频被点名的一大原因。
2020年《平安好医生》因未说明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规则被点名;2021年1月,平安健康因宣传措辞不当,被罚款10万;2021年8月平安健康因“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被两个部门合并罚款5.5万;2021年4月14日,该公司因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9-2020年,平安健康就已经因各种原因,累计被罚款33万,在平安健康被频频点名的背后,是相关部门对互联网医药领域的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在《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颁布后,平安健康的日子就更是难过。
这份文件明确指出,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监管政策再次收紧,这无疑对平安健康主营的“卖药”健康服务带来了较大限制与冲击。
但不得不承认是,尽管目前互联网医疗企业的营收状况不尽如人意,但互联网医疗赛道仍是生气蓬勃,企业还有许多未知的市场机遇。平安健康在努力转型、探索下一个业务增长点的时候,该如何平衡好自身发展与监管要求,是其口碑能否稳住的关键。
结语
互联网医疗作为能够弥补医疗资源不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医困难的一种医疗模式,其依旧是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平安健康背靠大集团,联动着整个行业的上下游机构、企业、患者,做出成绩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但问题在于,长期亏损给平安健康造成的压力短,让其未来发展之路,蒙上了一层未知数。
对于平安健康而言,在业务模式上需要创新的同时,还需要确保业务在政策上的合规性,这是一场很长的拉锯战,也希望平安健康能够早日谱写出一份令市场满意的答卷,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带来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