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的“痛点”如何解决?
希望中国的企业或相关机构把好的商业模式输出到马来西亚。
被誉为最了解马来西亚乃至东盟地区中小企业的培训“教父”、杰青商学院创办人兼董事长、拿督威拉•邱芓訸,对于中国企业近两年到马来西亚持续升温的投资趋势,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的“痛点”——对本土文化了解是比较肤浅的。
由此传导的连锁反应是,对市场预期过高可能会形成一种落差。
这种落差的出现不是市场本身造成的,而是对文化了解的不够深入,容易出现误读。
如何找到最好的解题方法?
从趋势上看,马来西亚每天有很多来自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考察团,寻找商业机会。事实上,这种考察+旅游的方式,只能起到对马来西亚有一个初步认知的过程,而真正有效果的是要渠道下沉,深入中小企业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发展方向。
拥有近百万东盟企业会员的杰青商学院,在渠道下沉方面显然更有话语权。
一方面,东盟正处于人口红利发展阶段,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升温;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东盟地区以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为主要经济体的国家,创业者如雨后春笋。
在马来西亚,杰青商学院是最了解中小企业、手握会员企业最多的培训机构。杰青商学院“封王”,不仅仅是会员数量众多,更重要的读懂中小企业的诉求,通过整合中国乃至亚洲的资源,让中小企业有更好的商业模式、更好的成长空间和合作伙伴。
本篇,我们不去探讨杰青商学院的商业模式,而是基于其创始人邱芓訸每年几百场的培训课程,在与数千家中小企业对话时,深刻洞察到这些会员企业,对中国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的看法、期待以及如何解决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存在的痛点。
本土文化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马来西亚智能家居网》:你每年举办几百场的企业培训,这些会员认为中国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首先需要融合的是什么?
邱芓訸:最难融合的是文化。今天中国企业来投资,不是产品本身不受欢迎,而是文化认同还属于初级阶段。
其实,文化是最容易沟通的桥梁,但本土文化的理解却不容易。举例来说,过去马来西亚消费者谈到中国产品都会认为产品质量差、价格便宜,但今天正在逐渐改变这种看法。
从华为小米吉利汽车到海尔海信美的,从海底捞到各种饮品品牌,以及大大小小的零售和餐饮企业,为什么受欢迎?是因为这些产品本身具有本土文化的象征,或者讲述品牌故事的时候,会让本土消费者能感受到这个故事与他们密不可分。
今天的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已经学会了讲故事,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有了巨大进步,但我觉得还属于初级阶段。只有真正了解融入本土文化,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马来西亚智能家居网》:你能不能说具体一些,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本土文化做得不够好的具体体现?
邱芓訸:马来西亚有三大种族,每个族裔的饮食文化和消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火锅店生意很火,在马来西亚我知道一些中国人的火锅店生意冷清,因为选址不当,不了解周边居民族裔消费偏好,所以生意不好。
中国现在的饮品品牌在马来西亚很火,知名品牌包括中国本土的咖啡品牌也进入马来西亚。为什么这些行业生意比较火,是因为他们的品牌、传播方式等,更符合年轻人的诉求。一旦文化相通,肯定就会有更多的人接受中国品牌和产品。
中国企业了解马来西亚市场需要找到更好的途径
《马来西亚智能家居网》:你觉得中国企业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更好地了解企业诉求?
邱芓訸:很多中国企业包括亚洲其他国家到马来西亚投资考察,我认为做得不够深入。通常会与相关行业协会和一些企业家座谈交流,这是必要的环节。
除此以外,我认为还需要做好两点:
一是找专业数据机构。和一些专门行业数据机构进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数据,能了解行业最真实的信息,有助于做出更好的决策。
二是找中小企业专业机构。这些专业机构最了解中小企业诉求,了解他们的目的,可以说是中国企业了解马来西亚最佳的途径。
这两种方式会让企业更全面、更有效地了解马来西亚不同行业的趋势。
希望中国更好的商业模式输出到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智能家居网》:你刚才提到本土文化的问题,那么马来西亚是否也要学习中国文化和商业模式创新?
邱芓訸:是的,这应该是双向的。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到马来西亚投资的心态其实更迫切,所以找到最好的途径了解本地企业和市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马来西亚包括东盟很多企业都在学习中国的商业模式。包括我们在给学员上课的时候,他们对中国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是最感兴趣的。
中国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是具有领先优势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能够快速做大,中国企业能够在东南亚布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也希望中国的企业或相关机构,能够把好的商业模式输出到马来西亚。
与中国企业的互动将会提速
《马来西亚智能家居网》:回到杰青商学院来看,你们能给中国企业提供哪些帮助?
邱芓訸:杰青商学院线上线下会员有100万以上,遍及东南亚各个国家。当然,主战场还是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这几个是东盟主要经济体。
这些企业规模不等,有初创型企业,也有年收入十几亿令吉的企业,覆盖各个行业。我们可以让中国企业通过杰青商学院平台,更好、更快地了解各个行业,同时为企业搭建生态链服务平台。
我们搭建的平台,除了学习管理和商业创新以外,有更多成功的案例,可以直接促成供需双方的合作,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2024年我们带领很多企业到中国考察学习,学习中国智能制造、工业4.0、新零售业态等,帮助很多企业找到了潜在的合作伙伴。这将是我们重点为马来西亚和中国企业服务的输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