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集体下滑,造车新势力“失宠”了?
新能源车补贴收尾之际,面对呼啸而来的强敌,新势力如何守擂?
经历2021年集体狂欢后,新势力车企再度迎来危机。
3月以来,造车新势力上月销量相继公布,并进入集体下滑时刻:
2月,理想汽车交付量环比下滑31.4%、哪吒汽车环比下滑35.4%、小鹏汽车环比下降51.8%、蔚来汽车环比下滑36.47%。
其中,蔚来销量掉队最严重,已经连续数月销量下滑,甚至被哪吒挤出第一阵营。
新能源车补贴收尾之际,面对呼啸而来的强敌,新势力如何守擂?
01
对于2月销量集体下滑,新势力车企称是春节假期停产因素,其实过于片面。
2021年最后一天,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2022年新能源车补贴方案》: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2022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给予国家补贴。
也就是说,2022年将是中国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最后一年,补贴时代即将落幕。
新政发布后,特斯拉、小鹏闻风而动开始涨价,特斯拉国产Model Y后轮驱动版上涨2.1万元,小鹏P7全系上涨4300—5900元不等....
补贴滑坡、车企涨价曾引发市场对电动车销量的担忧,如今看来担忧已成现实,具体到销量上看:
2月理想汽车交付8414辆,同比增长265.8%,环比下滑31.4%;
哪吒汽车交付7117辆,同比增长255%,环比下滑35.4%;
小鹏汽车交付6225辆,同比增长180%,环比下降51.8%;
蔚来汽车交付6131辆,同比增长9.9%,环比下滑36.47%。
蔚来销量掉队明显,同比增幅显著低于其他三家,而这种低迷已持续数月。
2021年10月,蔚来交付新车3667台,环比大跌65%,引发市场关注。对于销量暴跌,蔚来当时称是因为10月江淮蔚来合肥工厂停线改造,导致产量受到影响。
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全年销量公布后,蔚来也颇为失意。
去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298.9万辆,同比大涨169.1%,冠军比亚迪销量高达58.4万辆。
相比之下,新势力销量均止步10万大关,蔚来全年销量9.14万辆,同比增长109.1%,不但失去新势力冠军之位,甚至没能跑赢行业增速。
从今年2月销量来看,蔚来仍未走出低迷,所谓的停线改造、春节假期影响更多是遮掩下滑危机。
持续数月的低迷,不止是排名掉队那么简单,还意味着蔚来可能输掉一场重要赌约。
02
2019年,是新能源车史诗级行情前的至暗时刻。
那一年,特斯拉因产能受阻、屡遭做空濒临破产,股价一度腰斩。蔚来股价最高更是大跌80%,不少资本清仓撤退,李斌被称为“最惨的人”。
危急存亡之秋,特斯拉得到中国政府超级外援,上海超级工厂最终力挽狂澜,成就了后来的电车之王。
蔚来的贵人则是合肥市政府,获得其投资70亿元,但有条件:
蔚来中国需要在2020年完成营收148亿,2024年营收达到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年至2025年达到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并且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但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蔚来总营收仅262.35亿,同比增长173%。
若以2021年总营收为300亿计算,未来几年蔚来总营收要翻4倍,才能实现2024年的对赌目标。
以蔚来目前低迷的销量来看,奔向千亿营收是场硬仗。
此外,蔚来已持续亏损多年。2018年—2020年,蔚来净亏损分别为96亿元、112.87亿元、53.04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共亏损83.93亿元,不到4年巨亏345亿元。
与此同时,特斯拉2021年业绩非常亮眼;全年营收高达538.2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1%。净利润为55.19亿美元,同比大涨665%。
同为2019年最惨车企,如今特斯拉年赚55亿美元,蔚来却继续巨亏,巨大落差下资本市场投资者也用脚投票,2021年以来蔚来股价持续阴跌,至今大跌近70%。
特斯拉盈利惊人,一方面是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比如第四季度其毛利率为27.4%,单车毛利率高达30.6%。反观蔚来,三季度单车毛利率还停留在18.6%。
此外,销量是最强保证,2021年其在全球销量达93.6万辆,同比增长87%,仅中国消费者就买走32万辆。
蔚来年销量仅为特斯拉的10%左右,怎么比?
我认为蔚来销量掉队主要原因在于所谓的高端化战略,主打高端标签的蔚来售价不菲,主力车型ES8、ES6起售价在35万元以上,新发的轿跑ET7起售价44.8万元,同类型的比亚迪汉、小鹏P7起售价却在20万左右。
新能源车早已告别尝鲜时代,步入千家万户,比的是极致性价比,比起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3,贵了一倍的蔚来毫无优势可言。
2022年特斯拉自研的4680大圆柱电池即将大规模装车后,这种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倍,续航里程提升16%,输出功率提升6倍,成本则降低14%。
电池更优秀价格却更便宜,得益于此,10几万元的特斯拉有望诞生。
所以,自研技术丰富,价格诱人,这是比亚迪、特斯拉销量笑傲市场的原因,而不是自封的高端标签。
2022年新能源车面临补贴退潮、缺锌、供应链危机等问题,市场压力本就不小,再加上传统车企转型加速,互联网巨头跨界造车,留给新势力的生存空间愈发狭窄。
想守住过去打下的市场,仍需回归产品端,沉下心寻找突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