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裁员一边招聘,汽车圈缺哪类人才?

1.jpeg

2023年汽车行业74.3%的人才年薪超过10万元,较同期全行业高出7.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伴随汽车圈价格战的,是一波又一波的车企裁员消息。不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大品牌、造车企业还是产业上游供应商,都是其中主角。但另一边,车企们在进行大规模招聘的新闻也不时传出,岗位数量不少,薪资待遇还颇为丰厚。

  一边大裁员,一边又大招聘,在裁员消息频传的当下,车企新招的岗位主要有哪些?这个产业链中,汽车人才从哪些行业来,“优化”后的人才又流向哪里?

  一边裁员一边招聘,有车企16薪揽才

  近日,小米汽车人力服务商处传出的招聘信息引发了网友热议:小米汽车在提出2024年新车交付12万辆的目标后,工厂正大量招聘工人,从技术工人、生产线操作员到质检员都有涉及,目前已开出月薪最高1万元、年底13薪等待遇。

  在刚刚举办过的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主论坛上,小米集团CEO雷军提到过,小米汽车4月交付7058辆,5月交付8630辆,如今面对超预期的订单量,工厂6月开启了双班制生产,要确保单月交付1万辆。

  此外,江淮肥西超级工厂近日也公开了招聘信息,400多个岗位分为专家岗、管理岗、工程师岗位等,涉及制造、营销、智能驾驶等多个环节。其中,厂长、部长级别薪资在2.5万-5万元,一年16薪,相当有竞争力。

  从公开信息看,这家超级工厂将负责生产江汽和华为的合作车型X界。余承东曾透露新车将在2025年春天上市,产品将“对标迈巴赫、劳斯莱斯幽灵”。从这个定位看,招聘要求的高门槛就很合理了:普遍要求本科学历以上,多个岗位还要求有五年以上汽车行业、合资车企或头部车企相关管理经验。

  同样在大规模招聘的还有吉利集团。其网站近期信息显示,公开招聘岗位超过600个,涉及多个部门和类别。从其2023年财报可以查到,吉利汽车员工总数6万人,总薪酬支出103亿,人均薪酬成本17.2万元,这一数字也颇有吸引力。

  此外,蔚来汽车官网挂出的招聘岗位目前有1376个,涉及用户与服务体验、数字技术、工程技术、智能制造、技师技工等方向,其子品牌乐道汽车在5月发布新品后,也发布了不少招聘岗位。

  去年裁员超过2000人的小鹏汽车(财报显示,2023年小鹏汽车员工总数为13550名,2022年为15829名,其中研发人员减少912人,销售及营销人员减少1561人,运营减员了42人),如今在官网上又挂着1400多个岗位,从技术制造到销售营销均有覆盖。

  汽车圈到底缺的是哪些“人才”?

  一边大裁员,一边又大招聘,这个行业是怎么回事?

  今年一开始,伴随汽车圈价格战的,就是一波又一波裁员新闻的洗礼。不论是新势力车企中的特斯拉、理想、阿维塔、小鹏、飞凡等,还是传统大厂如一汽大众、广汽本田、福特(中国),抑或是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博世、大陆集团、采埃孚、佛瑞亚等,都传出了大范围“优化”的消息。

  尽管工信部2016年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曾预测,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103万,但这个行业的人员流动复杂程度似乎超过大家的想象。

  回想2022年前后,互联网头部企业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等争相进行人员优化,大量人才流向汽车行业,而如今,汽车行业则开始人才大洗牌了。

  企业一面高举“降本增效”的大旗,一面又拼命搜罗人才以完成产销任务,甚至出现了特斯拉这种前脚刚进行全球范围大裁员,后脚又把被裁的超级充电团队召回的神操作。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日趋浮躁的资本市场,使得“企业缺的不是人,是人才”这句话无比适用。

  那么,到底汽车圈缺的是哪些“人才”?

  根据猎聘今年4月发布的《汽车行业人才趋势报告》,2023年汽车行业人才紧缺指数(TSI)开始放缓,但“智能型”汽车人才供需的矛盾逐渐显现。

  其中,嵌入式软件开发、硬件工程师人才紧缺指数(TSI)较高,位居前二。而智能网联工程师、电池工程师人才紧缺指数也跻身前十,位居第七和第九。

  其中,除了底盘工程师、内外饰工程师、车身工程师等和传统汽车产业挂钩比较密切,电子/电器工程师、智能网联工程师、电池工程师这类岗位,都是在新能源车产业突飞猛进后新兴的热门职业。

  新兴热门职业多,自然就吸引了大量跨行业流入汽车业的人才。其中,流入前三的行业分别为机械/制造、IT/互联网/游戏、能源/化工/环保,占比12.25%、6.99%、4.66%。

  而被“优化”后离开汽车行业的人又去了哪儿?前三名目标行业分别是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环保、IT/互联网/游戏,占比为12.05%、10.41%、4.16%。此外,流向专业服务、交通/物流/贸易、消费品的也不少。可以看出,在汽车行业日益互联网化的情况下,汽车业的人才和各行各业的互通性已经越来越强了。

  薪酬水涨船高,超7成岗位年薪10万+

  那么,汽车行业的薪资情况如何呢?根据猎聘的数据,2023年汽车行业74.3%的人才年薪超过10万元,较同期全行业高出7.5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在10万-50万元之间各个年薪区间较全行业都更具优势。

  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智联招聘以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发布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报告》则显示,从薪酬增长的角度来看,车载软件研发岗位远超其他岗位,无论是平均月薪还是收入增幅都名列前茅。2022年到2023年间,其月薪增幅达到18%,民营车企甚至能达到21%,增幅最低的国资车企中,也有8%的薪酬提升。

  与车载软件研发岗位热招趋势呼应的,是如今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智驾配置全面提速。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统计,2023年1-12月间,我国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不含进出口)已超过40%。

  其中,NOA前装标配市场份额更是迎来快速发展,2024年1-3月间,已由2022年的1%跃升至5.07%,实现了同期147.95%增长率。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今年我国乘用车NOA前装搭载量有望突破180万辆大关,并将在2030年实现850万辆的市场规模。而这个趋势,无疑呼唤着更多的相关人才。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06月22日 18:26
下一篇 2024年06月22日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