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手机降温、口罩识别待解:寻找手机行业下一个“机会出口”
转眼年过半,特殊而复杂的形式逐渐消散,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消费类产品市场走向回暖季,随着各大厂商5G手机的规模铺货,依靠单一技术卖点的手机已不再走俏。
转眼年过半,特殊而复杂的形式逐渐消散,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消费类产品市场走向回暖季,随着各大厂商5G手机的规模铺货,依靠单一技术卖点的手机已不再走俏。
上半年,手机厂商使出浑身解数,衍生出红外测温、10倍光学变焦摄影、云台摄影等一系列手机多功能产品,虽然收获了不少正向反馈,但大环境下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依旧。
在下半场,手机厂商需要祭出怎样的体验,才能寻找到新的出口?
游戏手机危局
遥想2017年11月,雷蛇在旧金山发布全球第一款游戏手机Razer Phone,宣告正式开启游戏手机这一细分品类。
作为重要的线上销售电商平台,京东曾将游戏手机放在当年战略的第一位。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19手机游戏行业半年报告显示,中国一半人都在玩手游,月活达6.9亿,似乎给游戏手机准备了良好的待活空间,PC厂商纷纷切入。
就在本周,PC头部厂商联想和华硕宣布在同一时间对打发布拯救者系列手机和ROG3手机,这两大产品线聚焦游戏手机领域已久,以最新高端芯片骁龙865 Plus首发机型作为主要卖点。
除了PC企业“参赛”,越来越多的传统手机厂商也希望借此机会一搏。
2018年,黑鲨手机的出世预示国内市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热情高涨,努比亚开创红魔系列,iQOO和Ace作为vivo和OPPO独立出的关键产品线,虽没有完全定性游戏手机,但仍展现出抢夺这一市场的野心。
但在生态、资源、销售等环节的加压下,游戏手机的销售数字却还是给手机厂商上了一课。
据分析机构IDC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的大趋势下,游戏手机市场虽然获得了50%的整体出货量增长,但最终销量不过100万台,其中ROG游戏手机占比14%,约14万台,排名第三。
前CEO吴世敏还曾透露,2018年,黑鲨两款产品销量达到了几十万台的量级,仅帮助黑鲨实现了盈亏平衡,2020年,吴世敏卸任CEO一职,黑鲨游戏手机3的操盘手改由罗语周担任。
事实上,这个数字也间接反映了游戏手机的市场空间,即使作为小米扶持的游戏手机厂商,黑鲨与目前头部过亿级的出货量并不在同一量级。窥探市场,一地鸡毛。
可取之处
虽然无法获得出货量上的绝对支撑,手机厂商在游戏手机这一品类的热情不减,这与如今整个产业的大环境息息相关。5G到来的第二年,5G+云游戏这一应用的落地备受用户期待,而5G高速率、低时延等特性发酵也让这个品类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努比亚品牌联合创始人倪飞看来,5G网络具有超高速、低时延、泛在网等技术特点,5G网络将可以承载等多游戏内容与新技术,“云游戏”将成为现实,而不再是下载一个庞大的游戏客户端,直接推动VRARMR等游戏的普及。
表面上来看,5G正在利好游戏手机的全产业,但一位在深谙行业规则的分析师却持有不同的看法,她对财经网表示,实际上5G的加速到来正在淡化游戏手机与传统手机的边界。
随着摩尔定律的失效,为了满足5G,芯片厂商正在塑造更具空间优势、更高工艺、更低成本的高性能SoC。目前低价位段的5G手机已经具备相对高阶的性能,换言之,高性能芯片已经不再专属于电竞游戏手机,反而走向普遍化。
以上述那颗被PC厂商作为主要卖点的芯片为例,在高通新一代芯片问世之前,这颗年中发布的芯片将成为下半年手机厂商主要迭代的选择,如果没有意外,与高通互为商业伙伴的小米、vivo和OPPO都将有骁龙865 Plus的旗舰机型发布,与游戏手机相对高昂的售价相比,用户更需要一款在拍照、设计和感官体验上更为差异化的性价比作品,单纯看重性能的消费者数量并未占据明显上风。
不过,在游戏手机专注打造的多个关键技术中,快充技术有望为用户带来惊喜。联想拯救者手机在前期的预热中,把90W快充作为关键的营销点。但该机还未发布之时,步步高系的三家手机厂商更将上百瓦的快充技术落地官宣。
其中,OPPO的125W超级闪充采用了并联三电荷泵,转换效率达98%,充电器输出的20V/ 6.25A功率经过三个并联的电荷泵降压转换成10V/12.5A,保证了高功率,避免了高发热,这个充电器支持SuperVOOC、VOOC,还支持125W PD、125W PPS、36W QC等多个充电协议。而vivo和realme也预告了百瓦快充的新机已经落地量产,将于8月正式发布,小米高管也曾在微博暗示100W快充技术已经进入可成熟量产的阶段。
在苹果暗示新iPhone不再标配充电器后,借助快充打压苹果成为安卓厂商们难得的良机,谁也不愿放弃这一技术制高点,一场围绕快充的新卖点战役正在打响,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今后充电的动作只占用碎片化的时间,那么为缓解电量焦虑付费并非绝无可能。
考验苹果忠诚度的世代,正在降临。
手机厂商的口罩难题
疫情之下,渠道收缩、新品推迟,同时也影响着消费类电子的售卖计划,品牌艰难度日成为上半年的主旋律。
顾佳是一位忠诚的苹果用户,在她看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产品只有够敏感、随时变化,才能适应一个行业风云变化的大环境。
面对手中的新款苹果手机,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实现戴口罩解锁,但面部识别俨然成为当下最不便捷的解锁方式,每一次Face ID的失败都意味着她需要手动输入密码,无奈之下她还购买了一块手环应对消费付款、地铁刷码等日常操作。
在疫情还未消退的前提下,下半年,对于手表、手环这类可穿戴设备而言,将迎来一次关键的爆发期。目前小米、OPPO、华为等巨头已经将“IoT+手机”战略提升至高位,手环、TWS耳机等产品发布动作不断,俨然成为手机行业的第二个主战场。
除了解决上述支付、扫码等难题,目前产业还将血氧检测的功能纳入可穿戴设备中,再配合心率检测,甚至血压检测。而COVID-19一个重要的症状就是血氧含量降低,这无疑为行业厂商找到新的宣传出口,一方面可以基于位置进行疫区的预先提醒,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于用户身体机能的监测达到预警的效果。
不过,顾佳还对财经网强调称,小屏产品也存在不便利的情况,例如观察股市曲线等,还需要通过手机或Pad产品,因此在疫情常态化现状下,她将购机选择放眼至拥有指纹解锁的大屏安卓手机上。
疫情爆发后,指纹识别又成为了最佳的解锁及支付方案,目前已成为安卓厂的标配,而识别速度更快、更为准确、识别区域更广的指纹解锁方案正在研发路上,为解决手机的口罩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当然,更稳定的折叠手机、屏下摄像头、基于R16标准下的5G芯片在今年也将有概率进行迭代,虽然上述技术的瓶颈犹在,但手机行业的每一步进展都值得消费者期待,这也是消费类电子最具魅力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