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了AI,上了谷歌的船

1.jpeg

到了九月份的iPhone 16发布日,一切都清晰明了。

  这几天,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现身上海,成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焦点事件。

  除了和男演员郑恺在上海外滩漫步并品尝传统上海早餐、参加苹果公司在上海的第8家直营店“Apple静安店”的揭幕仪式外,库克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赞扬了中国地区的苹果供应链。

  最受人关注的是,库克回答了记者提问的“iPhone在AI上的进展”。他表示,今年晚些时候,会正式宣布苹果生成式AI的新闻。

  在AI大浪潮持续一年多的火热以后,缺席许久的苹果,终于开启了自己的“AI之路”。

  苹果在AI领域做了什么?

  从今年开始,苹果关于AI的市场声量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在2月底,苹果首席运营官(COO)Jeff Williams和负责汽车项目的副总裁Kevin Lynch共同告知员工,汽车项目将结束,团队中的大部分员工将转岗到苹果AI部门,专注于生成式AI项目。

  苹果造车的十年,烧掉了逾100亿美元,壮士断腕总比持续失血要强得多。

  放弃汽车之后,苹果开始专注于AI领域,频频在市场放出自己AI进程。

  The Information报道,苹果计划将大型语言模型融入Siri和Messages,让用户能够自动执行复杂任务;AI功能预计将在2024年发布的iPhone软件更新中出现,预计与iOS18一同上线。

  库克也在今年的苹果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今年将在AI领域“开创新局面(break new ground)”。

  今年初,苹果被曝光已经开始研发AI大模型,代号为Ajax,苹果内部称之为Apple GPT,拥有2000亿参数的Apple GPT可能与OpenAI最新的大模型性能相当。

  苹果对生成式大模型显然是有备而来,并非无故放矢。

  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已经收购了一家加拿大AI初创公司DarwinAI,作为收购交易的一部分,DarwinAI的几十名员工都被纳入苹果麾下。其创始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系统设计工程系教授Alexander Wong加盟苹果,担任AI团队的主管。

  除此之外,苹果在去年已经陆续收购了Voysis、Curious AI、 AI Music、WaveOne等知名初创AI公司。

  据市场调研机构Stocklytics最新报告,截止2023年,苹果总共收购了32家AI公司,是科技公司中收购数量最多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购了21家,Meta收购了18家,微软收购了17家。

  在无比庞大的AI团队带领下,本月初,苹果发表了一篇论文,正式公布了自己研发的MM1多态大语言模型(Multimodal LLM)。

  据了解,这款MM1是一个图文的多模态大模型,参数规模有30亿、70亿、300亿三种大小,有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推理能力。

  然而,MM1目前还没有公测计划,苹果官方也没有公布上线时间表,要一睹庐山真面目,可能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跟注三星AI手机

  不得不说,作为一家彻头彻尾的“硬件公司”,对于AI大模型这种“软件生意”,苹果并不是很擅长。

  相反,造车可能更符合它的公司基因。

  库克也知道苹果的弱点,开始尝试先在iPhone上使用成熟的AI方案,来应付过去研发阶段的空窗期。

  于是,一个后乔布斯时代最大的黑色幽默诞生了:苹果和谷歌“世纪大和解”,iOS开始使用安卓系统上的端侧AI大模型?

  据知名苹果爆料人Mark Gurman称,苹果正在和谷歌洽谈“将谷歌Gemini Nano植入iPhone事宜”,苹果授权谷歌Gemini Nano,为今年iPhone软件的一些新功能提供动力。

  如果洽谈成功,那么今年的iPhone16将史无前例的搭载安卓系统端侧AI大模型。一向以“封闭”著称的iOS系统,一定程度将被打破“软硬一体”的优势。

  这也是自谷歌收购安卓以来,和苹果对持长达十数年的第一次“破冰行动”。

  虽然这个“苹果安卓世纪大和解”项目格外荒诞,但市场上的反馈却异常激烈。合作消息一出,苹果夜盘股价一度涨幅1.5%,谷歌盘前甚至飙升超过5.5%,引发二级市场的轰动。

  对于智能手机圈来说,各大品牌一直炒作“2024年是AI手机元年”的噱头。AI被提起的几率越来越高,甚至如果旗舰机型不搭载AI端侧大模型,都不能算是旗舰机。

  Canalys预计,到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5%将是AI手机,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45%。

  而苹果的老对手三星,也开始将AI视为超越苹果的关键底牌。更巧合的是,三星一直鼓吹Galaxy S24系列上的Galaxy AI功能,但它用的也是谷歌Gemini Nano,而不是自家的AI大模型。

  不管是苹果还是三星,它们使用谷歌Gemini最大原因,还是因为没得选。三星自家的Gauss大模型仅仅处于刚发布阶段,勉强能在PC电脑上跑起来,根本没办法跑通手机端侧。

  而谷歌Gemini Nano则是一款非常成熟的端侧大模型,本身就是专为智能手机硬件设计,智能手机的性能可以吃得下18亿/32.5亿参数规模。

  除了三星Galaxy S24系列和iPhone 16之外,谷歌自家的Pixel 8 Pro也搭载了谷歌Gemini Nano。

  迟到的入局者

  虽然AI手机这个噱头格外醒目,但本质上在手机上植入AI功能只是为了增加商品卖点,促使消费者更换手机。

  毕竟在最近几年里,智能手机陷入了瓶颈期,各个品牌除了日常硬件升级,再无令人眼睛一亮的颠覆性创新。

  如同5G功能促进消费者的手机迭代,AI的出现,则是给了手机品牌一个新的方向。

  但苹果并不是牌桌上的庄家,而是作为“新玩家”“后来者”的身份,它在AI领域已经落后太久了。

  早在2023年10月,另一知名苹果爆料人郭明錤就曾表示,苹果每年至少需要投资数十亿美元,才有可能在生成式AI追上竞争对手。

  目前,AI领域的领头羊无疑是微软和英伟达。谷歌和Meta虽然积极活跃,不断有新的AI产品落地,但也逐渐沦落第二档。更别说后面还有甲骨文、英特尔、AMD、IBM、索尼、戴尔等一众科技巨头。

  AI头部公司已经通过投资大量资金和技术,建立了庞大的AI基础设施,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相比之下,苹果在AI领域的投入相对较少,而且缺乏如ChatGPT这样的标志性产品。

  别说微软、英伟达、谷歌、Meta,就连三星都已经发布了自家大模型。在AI领域,苹果可能还不如三星。

  除此之外,AI大模型无疑是个烧钱的项目。半导体咨询研究公司SemiAnalysis称,GPT-4的模型参数在1.8万亿左右,有13万亿训练数据,仅一次训练成本高达6300万美元。

  就算是全球市值第一的苹果公司,这笔费用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根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的数据,苹果公司账面上还有近650亿美元的现金,它在“泰坦”汽车项目上投入了超过100亿美元的现金。如今,虽然苹果已经放弃了电动汽车业务转向了人工智能,但是苹果仅仅将其汽车项目上的投资资金转移到AI上可能是不够的。

  “迟到”的代价虽然严重,但苹果并没不是没有优势。

  在2024年的AI手机市场,依然没有出现能影响iPhone基本盘的产品。那些宣称搭载了大模型要取代iPhone的产品,目前看来也是噱头居多。

  一旦苹果研发出iPhone端侧大模型,那么就能成为下一代iPhone引入新的核心卖点,进一步刺激消费者换机的需求。

  是无奈地选择谷歌Gemini Nano?还是成功发布改变市场用户认知的杀手级端侧大模型?

  到了九月份的iPhone 16发布日,一切都清晰明了。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2日 13:36
下一篇 2024年11月22日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