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就这?

1.jpeg

在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具备支持AI功能的手机占16%,2028年则会达到54%。

  备受外界期待的苹果AI,终于正式推向市场。

  结合苹果WWDC2024发布会来看,Apple Intelligence即苹果AI的核心功能包括:

  一是图生图、图生视频、图片消除等图片功能。通过Image Playground用户可创建动画、插图、草图等,主要集成在Messages、Keynote、Freeform和Pages等应用中。

  借助Genmoji,用户可原创表情符号。通过Clean Up工具,可选定图片中的内容进行智能消除。通过搜索场景,可实现搜索特定照片。

  二是文生文、文生视频、搜索问答等功能。通过iPhone手机中的邮件、备忘录、Page等应有对文本重写、校对、总结;借助Priority Messages和Smart Reply识别邮件中的问题,借助Memories创建主题或故事情节的短片。

  图源:WWDC2024

  但苹果AI的这些功能几乎是国产AI手机的常见功能,且推出和面向终端市场比苹果还要早。如OPPO Find X7、vivo X100 Pro、小米14和华为 Pura 70 Pro+均支持图片智能消除功能。

  早在今年3月份,OPPO就已整合线下渠道资源,除要求线下门店拿出更多物料宣传OPPO Find X7外,也对门店销售进行统一培训,给到完整的OPPO Find X7销售话术。

  图源:DoNews

  不仅如此,苹果AI提到的能对备忘录和电话中的音频进行录制、转录、总结,国产AI耳机早已实现该功能。如科大讯飞Nano+流光银会议耳机、科大讯飞AI会议耳机PRO2可同时支持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多场景录音转写等。

  图源:抖音

  苹果发布这些AI功能前,市场原本对苹果抱有较高期待,认为苹果或将引领新一轮AI革命。这让WWDC发布会前苹果股价直接打破2022年1月4日创下的182.94美元/股的记录,达到184.95美元/股的历史新高。

  图源:Yahoo Finance

  但发布会结束后,市场对苹果能否借助这些AI功能提振销量产生严重分歧。CNBC称,这有可能会在秋季时带动新一波的换机潮,吸引想要尝鲜的使用者。

  但Forrester分析师Dipanjan Chatterjee却称:苹果的这些AI功能还不足以创造一个新的追随者群体。

  Global X的Tejas Dessai称:“投资者显然希望苹果在人工智能方面制定更全面、更雄心勃勃的战略。”受此影响,苹果盘中股价暴跌超2%。

  随着当前国内外大模型市场的持续改变,以及智能手机厂商围绕大模型推出的相关功能愈发趋同化,AI到底能为智能手机带来多少增量,恐怕仍值得商榷。

  一、AI手机功能趋同化,偶然之中也属必然

  当前全球手机厂商围绕AI大模型衍生出三种商业模式/产品开发阶段:以AI为功能为代表的AI-as-a-Feature、以AI为服务为代表的AI-as-a-Service、以AI为界面为代表的AI-as-Interface。

  在AI-as-a-Feature中,因智能手机细分市场生存空间持续缩小,厂商围绕某一细分市场机型推出特定大模型功能,恐难以给厂商带来更多增量,且难以覆盖厂商围绕大模型投入的研发成本、硬件支出成本。

  当整个智能手机被通用手机所占据,厂商基于实际销售场景考虑,推出的AI手机要尽可能以大模型中常用、常见的功能为主,才能为自家AI手机增加更多卖点,带动厂商销量增长,这让AI手机功能逐渐趋同化。

  一方面,国内市场上很多消费者并不懂大模型,且他们的实际工作也用不到大模型。传递到终端市场上,我们在走访华为、荣耀、OPPO、vivo等多家下沉市场门店时发现,很多门店销售还是会重点给客户强调某款智能手机的配置,突出这款手机使用几年也不存在卡顿的情况。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虽说新能源汽车厂商已将大模型集成到智能座舱,但客户对AI关注度并不高。

  不仅仅是国内下沉市场,考虑到全球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职业差异、获取信息方式差异等等,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据Cisco 2023年消费者隐私调查显示,全球有52%的受访者对生成式AI工具不熟悉。尽管这些工具的使用在各年龄段和地理区域已经相对普及,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其不够了解。

  另一方面,文生文、图生图、搜索问答等场景是消费者使用较多,感知较为明显的场景,如图片场景具有覆盖人群广、消费者使用频率相对高的特点。智能手机厂商卷影像、美图能率先成为2023年借助大模型盈利的厂商之一,以及妙鸭相机、黏土特效爆火,市场从不缺现象级图像类大模型原因均在此。

  图源:各大企业财报 制图DoNews

  手机厂商终端门店通过展示图片场景,将对AI不懂的客户转变为“懂”,进而增强客户对该机型的认知,促进后续交易。

  如OPPO门店销售在给客户介绍OPPO Find X7的智能消除功能时,或现场拍摄照片或使用图库中的图片,让客户随意选取并进行消除。基于此,图片智能消除会成为各大AI手机标配功能的原因。

  对于其他通用场景,厂商虽会强调他们是如何保护客户隐私。苹果WWDC发布会上强调,用户在启用通话录音时,系统会确保另一方得到通知。

  但Canalys相关报告指出,针对使用支持人工智能(AI)的智能手机,用户最大忧心仍是隐私是否能获得保障。高频场景叠加弱隐私场景被深入挖掘有限,意味着后续AI手机功能或将更加趋同化。

  二、AI手机如何让更多实用主义者买单?

  Canalys相关报告指出,目前对AI手机关注的消费者可分为四类:科技狂热者、追求价值最大化者、实用主义者与怀疑论者。其中实用主义者以67.9%占比最多,但目前市面上真正的AI手机购买者却是科技狂热者。

  市场预估等待2025年或2026年,追求价值最大化者和实用主义者才会为AI手机买单,相关供应链也将目标提前锁定到该人群上。但随着大模型市场的持续改变,追求价值最大化者和实用主义者可能会基于换购需求为AI手机买单,但能否给行业带来爆发性增量,可能仍有待观察。

  在国内市场上,智能手机和通用大模型的通用场景几乎存在高度重合。如百度文心一言能同时支持文生文、文生视频、图生图等等。场景重合带来的竞争,自然冲击AI手机销量。

  一方面,不管是传统智能手机、传统PC目前均能支持AI大模型运行且不存在卡顿,影响输出结果。但在当前AI手机、AI PC相对高昂的售价前,似乎很难说服消费者置换AI手机和AI PC。

  以苹果为例,据苹果官网显示,搭载M1以上芯片的Mac或iPad产品,都能够支持苹果AI功能,iPhone至少要搭载A17 Pro芯片。换言之,首款M1 Mac产品于2020年11月推出,使用几年的Mac也能使用苹果AI功能。智能手机若不讨论iPhone 16系列的话,仅有iPhone 15 Pro系列能够使用苹果AI。

  但从目前iPhone15在抖音、转转上的售价来看,仅靠这些常见AI功能想要带动iPhone15销量增长,可能面临很多阻力。毕竟电商平台有着如文心一言、美图、Gemini等大模型平台的低价会员。使用现有PC或智能手机并从电商平台购买低价会员,让不少消费者觉得这才真正具有性价比。

  图源:抖音、转转

  另一方面,不管是TOC端大模型持续卷入价格战,或是TOB端大模型正沿着SaaS产业发展,价格力是大模型厂商保持竞争力的重要砝码。通过价格战持续完成行业洗牌,让国内大模型市场份额逐渐集中,进而形成行业马太效应,这就决定今年5月份大模型的价格战只是开端而已,后续行业大模型价格战将会愈发惨烈。

  国内通用大模型厂商将通用场景价格拉得愈低,并将技术升级让大模型在现有智能手机、传统PC上运行更快,愈让追求价值最大化者和实用主义者愈不想置换。

  换言之,智能手机厂商若想让更多消费者买单,也需要打造更多的通用差异化场景。且随着用户对大模型输出的内容要求越来越高,又要保证输出质量持续提高,这对手机厂商的综合研发能力、成本把控能力等等,正提出更高要求。

  除大模型陷入低价竞争外,AI手机或将同样陷入价格战中。

  为完成2024年全球5000万用户使用OPPO相关生成式AI目标,其将生成式AI功能导入到全产品在线使用,即旗下Find、Reno、F与A系列手机都将支持生成式AI功能。这意味着后续厂商想要靠AI作为手机卖点,面临的难度也在增加。

  在海外市场,苹果和三星除走大模型自研路线外,也在走大模型代理路线。三星Galaxy S24和Google Gemini深度整合,内建规模较小的Nano版本,并可通过云端使用Pro版本。在中国市场,三星和百度文心一言合作。

  ChatGPT将在iOS 18、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中提供,用户无需账户也可免费访问,订阅者可连接账户访问付费功能。有供应链人士透露,苹果接下来也将整合其他模型,外界预期可能是百度文心一言和Google Gemini。

  苹果此举也遭到马斯克的吐槽,其在X上发文称,苹果不够聪明,没能力开发自己的AI,却不知为何有办法确保OpenAI保护你的安全与隐私,这显然很荒唐。

  除三星和苹果外,Oppo也将与Google、联发科、微软等合作,将Reno12系列和下一代Find X系列手机导入Gemini AI大模型,这就意味着未来全球手机厂商搭载的大模型也将趋同化。智能手机厂商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原来的起点,整个AI手机后续可能迎来更卷的市场。

  三、苹果还是那个“苹果”吗?

  不可否认的是,基于苹果系统的流畅性、高端定位在消费者心中的强渗透性,苹果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如今年3月苹果在中国市场将iPhone15系列降价1000元,当月苹果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约12%。

  618期间,苹果继续加大促销力度,京东iPhone15 Pro Max最高优惠2350元,iPhone15 Pro直降2100元。天猫iPhone、iPhone15 Pro、iPhone15 Pro Max券后分别优惠1400元、1900元、2150元。

  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天猫618消费节于5月20日晚8点开售,开售1小时内,在手机数码市场中,苹果成交额超过15亿元。而京东手机618竞速榜显示,iPhone 15 Pro蝉联榜首17天,一周内售出超2万件;iPhone 15也在排行榜前五,超200万人购买,一周内售出1万件。

  但苹果在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相对稳定的背后,很大原因来自价盘的相对稳定,很少出现像安卓手机那样大规模降价背刺消费者的情况。但现如今苹果除了能靠降价继续拉动销量增长外,还有什么杀手锏呢?

  且这种降价并不是在全球市场都能够奏效,其在AI领域相较于三星的布局缓慢,让三星依靠Galaxy S24抢下苹果在多国TOP1的位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公布报告指出,2024年第1季(以出货量为基准)在74个国家的智能型手机市场中,三星在38个国家排名第一,苹果(Apple)排名第一的国家有16个,小米则有8个。

  三星在亚洲、东欧、拉丁美洲等地的销售表现亮眼,尤其在巴西、智利、波兰等国拿下超过40%的市占率。而和2023年Q4相比,原本由苹果领先的新加坡、台湾等主要亚洲市场,三星也从苹果手中抢下第一。

  不仅如此,引领消费电子时代变革的苹果,似乎正在远去。

  另韩媒Theelec引述业界消息指出,苹果近期向SDC和LGD发送折叠式产品研发信息需求书向供应商咨询产品开发所需的技术相关信息等。虽然尚未决定规格,但苹果正与SDC讨论类似折叠式手机的产品,LGD则负责折叠式IT产品。

  但供应链预测,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最快也只能到2026年—2027年推出。只是随着中国市场华为折叠屏手机销量的增加,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推出时间可能还要延后。

  结语:

  Canalys曾预测称,在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具备支持AI功能的手机占16%,2028年则会达到54%。

  但坦白来说,目前AI手机仍处在行业关键的十字路口,隐私问题、场景问题、市场接受问题、大模型市场的持续改变等等,整个智能手机供应链到底要如何借助AI大模型为行业带来更多增量,或许仍是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06月22日 18:27
下一篇 2024年06月22日 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