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风光、实则焦虑,怪兽充电上市恐难破局

1.jpeg

原标题:表面风光、实则焦虑,怪兽充电上市恐难破局 编辑|于斌 出品|潮起网「于见专栏」

原标题:表面风光、实则焦虑,怪兽充电上市恐难破局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共享经济盛行的那几年,有些共享类创业项目备受资本热捧,一时之间风光无限,最终却沦为牺牲品,例如最早涉足共享经济领域的ofo。

也有的共享类创业项目一开始并不被资本看好,却逐渐站稳脚跟,甚至在悄无声息中实现了逆袭。投身共享充电宝的怪兽充电,就是幸运儿之一。

目前,共享充电宝“三电一兽”行业格局的形成,也印证着共享充电宝模式可以实现正向盈利,是确认可行的商业化模型。由此,也才有怪兽充电冲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的繁荣景象。

不过,通过怪兽充电IPO招股书可以看出,怪兽充电营收虽然增速良好,但利润越来越薄。而且,近3年数据显示,怪兽充电的用户增速呈现逐年下滑趋势,用户总规模也有见顶之势。加之整个行业投诉不断,让其未来的发展,依然存在诸多变数。

如今,怪兽充电上市在即,其是否能够借助资本的力量,突破发展瓶颈,也成为业内热议话题。

「于见专栏」认为,怪兽充电面临的问题,是行业大环境发生巨变使然,随着各大头部企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美团等其它实力玩家的入局,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红利已然见顶。

因此,怪兽充电即使是登陆二级资本市场,恐怕也难以在短期内逆转其增长乏力的“颓势”。

流量红利见顶,怪兽充电用户增速放缓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共享充电宝也借助充电场景,掌握了这个流量巨大的入口。2014年,共享充电宝行业生根发芽,多轮洗牌后,来电科技、街电科技、小电科技、怪兽充电四强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

2020年,在反复试探后,美团也第三次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来分得这个市场的一杯羹。由此,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升级,五强争霸的局势,也让这个原本并不被资本看好的市场,充满了火药味。

不过,经过几年高速发展,共享充电宝的用户增速明显下滑,当初的指数型增长态势,已经风光不再。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共享充电宝的总用户规模呈现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0.8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2.9亿人,但增长速度却在明显放缓,年增长率从104.9%降到56.3%,再降到15.6%。

反观怪兽充电,虽然在用各种方式力挽狂澜,但是同样难掩颓势。

数据显示,2020年一年,尽管怪兽充电合作的点位增加了7.6万,增加到66.4万个,可用移动电源增加了81.8万个,增至536.08万个。 但是盈利状况却并不乐观。

数据显示,在这样的高速扩张下,即使被认为是赚钱的共享充电宝项目,也曾出现亏损。根据招股书,怪兽充电2020Q1净亏损1.37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386.7万元。

这样的颓势自然有疫情对线下业务冲击的影响。但是外部竞争的加剧,或许才是根本原因。

怪兽充电的招股书显示,在疫情期间,怪兽充电许多商户点位合作伙伴暂时或永久关闭运营,从而对怪兽POI覆盖范围和财务业绩造成负面影响,2020年继Q1净亏损过亿后,上半年依然保持亏损状态,而2019上半年净利润为6495万元。

尽管疫情冲击是行业的基本盘,但是竞争对手并没有停止进击的步伐。而此时的怪兽充电,也相当是在逆流而行,不进则退。而同为共享充电行业头部企业的小电、街电、来电对外公布的城市覆盖率均超过90%。而行业后来者美团, 则依仗其数亿的APP的日活用户数,快速蚕食着这个越来越小的市场。

另外,随着一二线充电市场被几个巨头瓜分殆尽,共享充电宝的竞争主战场也逐渐转移至下沉市场。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整个行业出现了增势放缓的颓势,怪兽充电更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畸形的“价格战”:“涨价”已成无奈之举

过去,巨头之间的价格战,多数以补贴用户,提升用户活跃度为目标。但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却刚好相反。在用户量增长已经见顶后,资本看重的,或许不再是这类企业的用户增长数据,而是看重其盈利能力。

这也逼迫该类企业追求更加健康的财务数据模型,一方面通过提升单次使用价格增加营收,另一方面通过扩张规模降低边际成本。因此,共享充电行业头部企业的价格战,不是像其它行业通过补贴抢占用户拓展边界,而是不断加价收割用户,抢占合作商户资源。

近日,充电宝涨价又登上微博热搜。据了解,被网友吐槽不已的是,原本几毛钱1度的电能源,装进了充电宝,几乎成了天价。

据了解,很多热门商圈的价格从原来每小时1元钱,普遍涨到每小时2到5元钱,部分繁华地段甚至高达每小时10元。

据「于见专栏」观察,畸形价格战的背后,是利益与成本驱动的结果。

首先,由于共享充电行业多个头部企业的存在,商家的可选性增加,议价权也更大。其次,一些高端的消费场景入场费高昂,运营商的成本也水涨船高,不得不将部分成本转嫁至用户。

由此带来的结果,最初免费进场的共享充电宝企业,不得不给合作商户开出条件,付费进场并提高商户分成比例。而且,2020年疫情的来临,这种趋势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怪兽充电披露的数据,其入场费则从2019年的1.06亿元增至2020年的3.8亿元,增长了约260%。支付给合作伙伴的佣金从2019年的8.22亿元增加45.5%至2020年的11.96亿元,佣金费率相对稳定,分别为42.7%和44.1%。

由此可见,原本已经被资本逐渐认可的盈利模式,因为各大巨头的投资加码,带来共享充电宝的入场费及佣金支出也水涨船高,从而陷入了盈利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窘境。因此,怪兽充电急于奔赴二级资本市场,也被视为是借助该行业最后的一波热度,来进行韭菜收割的无奈之举。

投诉不断口碑下滑,遭用户抛弃或成必然

一直以来,共享充电宝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黑猫投诉上搜索发现,无论是街电、小电、来电还是怪兽充电,都面临着用户和商家对充值多扣费、押金不退、归还不规范等问题的投诉,总计超过6000条。

如果说涨价是用户勉强能够忍受的,那么无厘头的扣费,便是用户所不能承受之殇。有用户表示,使用不到一个小时就归还,但2天后提示已经使用2天18小时,扣款84元。

据网友反馈,这样的乌龙事件,并非个案,而且事后投诉无门。因此也有网友明确表示,用过一次怪兽充电后,不会再用第二次。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的投诉事件已经有泛滥成灾之势,埋在用户心头的怒火有随时一触即发的可能。但是,怪兽充电似乎也没有将其浇灭的兆头与决心。

「于见专栏」曾注意到,在黑猫投诉上,有关怪兽充电的投诉已达7千余条。最被广为诟病的是,即使是熟悉新技术新事物的年轻人,也常常不知道怎么才算归还成功。而只要归还不成功,都是2天后短信提示扣除近100元的金额。

用户大量吐槽、公开投诉的背后,是怪兽充电口碑的直线下滑。由此,也势必会带来大量的用户出逃。实际上,当共享充电的价格疯狂涨价后,共享充电宝并不是自以为的那么无可替代。毕竟,买一个几十元的充电宝,只要随身携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于见专栏」分析认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技术壁垒并不高,商业模式也可以轻易复制。由于进入门槛低,共享充电宝企业想从众多的入局企业中脱颖而出,也绝非易事。因此,其核心竞争力归结为四个方面:资源、产品、运营以及规模。

而且,共享充电宝归根结底是一个流量生意。作为这样一个靠收割流量的平台,也许未来只有深耕用户,聚焦服务,甚至于演进商业模式,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结语

尽管共享经济的浪潮已过,但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却是众多共享模式下的鲜有的成功案例。多个头部企业在尚未上市前,就已实现盈利,也印证了该创业模式的可行性。

如今,怪兽充电宝冲刺IPO奔赴二级资本市场,也是其模式逐步得到资本认可的信号。

只是,任何商业模式,都需要考虑其成长空间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前景。很显然,以怪兽充电为代表的共享充电企业,已经告别了野蛮生长的阶段,逐渐进入了比拼资源、产品、运营与服务的关键时期。

但是,无论是增量空间逼近天花板,还是频繁涨价,以及收费乱象的行业问题,都是摆在怪兽充电面前的现实难题,其是否能够跨越这道坎,也将是决定其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但愿怪兽充电能够打破目前的行业禁锢,找到一条破解增长乏力的经营之道。或许唯有如此,其未来以共享充电的巨大流量入口为依托,才能创造更多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00:19
下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