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之秋(一):流量“入笼”
原标题:躁动之秋(一):流量“入笼” 秋天并不都是收获,对躁动蓬勃的草本植物而言,意味着萧瑟。
原标题:躁动之秋(一):流量“入笼”
秋天并不都是收获,对躁动蓬勃的草本植物而言,意味着萧瑟。
今年6月,国家网信办开启全国范围内“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到8月3日,初步战果是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15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4000余个。此外,大量问题群组、不良话题、涉嫌集资引流的小程序等被处理。8月27日,网信办再出重拳,十条措施直指饭圈乱象。
不断令人侧目的粉丝经济(这里不再列举),这一回终于面临凉凉。
明眼人一望便知,作为注意力经济的一个变种,粉丝经济这一回是做了“出头鸟”。网信办的最终目的,是从规范“太过出格”的粉丝经济乱象入手,逐渐把流量装进笼子,剿灭其恣意妄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10.11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71.6%。这样规模的流量洪流,在互联网“流量就是血液、注意力等于变现力”这一本质的驱动下,已经给社会带来了破坏力。
这种破坏力在于,放大对人性弱点(窥探、虚荣、贪婪、懒惰、感官刺激)的追逐,以炒作、诱导、变现为能事。热钱推动之下,真正做实事的遭受冷落,创新成了奢望。一场建立在沙土上的资本狂欢迟早梦碎。
反观二十年来的制造业,作为整个社会最为中坚的力量,这些年并未免于被流量挟持。各种刷单、噱头炒作、聘请流量明星等等,或多或少,不光是家电行业,在全社会大多数企业身上都有。当然不是说追求流量是错误行为,而是说,流量只是路径,我们很多时候弄错了路径和目的之间的界限。
拟人化地来看,制造业应该有自己的品质和格调。私下以为,制造业应该是人群中那个最为稳重、务实,不为风吹草动而色变的、具有大气象、大格局的人物形象。这些人通常非常清晰地认知自己应该牢牢地抓住什么并知道哪些东西只是风云过眼。
以整治“饭圈”不良现象为开端,一场向“流量为王”乱象的整肃正在展开。中国迈入互联网二十多年、移动互联网十多年以来,沉淀和反思终于开始。而背后更大的背景,被认为是由03年开始国内经济的“脱实向虚”到如今“脱虚入实”的转变。
时隔多年,大家终于看得更清晰——互联网的血液里,流淌的是流量而不是思想;是金钱而不是初心。流量很有用,但必须被纳入笼内。
近期,昔日大名赫赫的互联网巨头被整改,各人冷暖不一,更多的人在期待“鲸落万物生”,但从根子上说,这并非目的。更敏锐的人,会从某巨头千亿投向农业产业化、小微企业成长、欠发达地区基础建设等信息中嗅到端倪。
这其实意味着,在伟大目标坚定无比的大前提之下一个时代的转轨。对制造业这个“实体经济的定海神针”而言,很显然利大于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