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增长高质量发展:阿里多引擎驱动加大技术投入
原标题:“逆势”增长高质量发展:阿里多引擎驱动加大技术投入 2021年11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2财年Q2财报,营收稳定增长,云计算连续四季度实现盈利,阿里基本盘稳健发展。
原标题:“逆势”增长高质量发展:阿里多引擎驱动加大技术投入
2021年11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2财年Q2财报,营收稳定增长,云计算连续四季度实现盈利,阿里基本盘稳健发展。
本季度内,阿里巴巴主动调整收入预期,一方面投资未来,为未来发展打开空间,另一方面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注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各界,致力于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表示:“本季度,阿里巴巴继续围绕内需、全球化和云计算三大战略坚定投入,为集团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张勇表示:阿里巴巴生态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约12.4亿,单季净增长6200万,正稳步走向服务全世界20亿消费者的长期目标。
阿里巴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初见成效,人工智能、芯片以及数据库等业务高速发展,展现了阿里巴巴多引擎驱动稳定增长的高质量结构。
疫情冲击、反垄断、去“二选一”,对平台型互联网公司而言,大环境充满挑战;内部转型,打造新的增长极,实现高质量发展,阿里巴巴业绩仍然保持同步增长殊为不易。
多家机构对阿里给出看好评级:巴克莱分析师Jiong Shao对阿里巴巴评级为“跑赢大盘”,目标价275美元,称当前的估值不管是在中概股还是科技板块中都极具吸引力;花旗9月底将阿里巴巴评级为“买入”,目标价240美元;摩根大通的AlexYao在9月底将阿里巴巴评级为“增持”,目标价255美元。
“逆势”增长: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
11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营收200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9%;经营净利润150.0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
截至9月30日,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全球活跃用户已达12.4亿,其中9.53亿消费者来自中国,2.85亿消费者来自海外,阿里巴巴正向着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的目标前进。
全球化以及云计算业务增长迅速,半年内阿里巴巴国内商业板块同比增长31%,全球化业务同比增长41%,以阿里云和菜鸟为基础的企业数字化及服务业务同比增长32%。
刚刚落幕的双十一购物节,是第十三个双十一,也是阿里巴巴首个100%云上双十一。
11月11日,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程立表示:今年天猫双11是首个100%的云上双11,成功扛住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流量洪峰。
年初,阿里巴巴将搜索业务搬至云上,此前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将所有业务都放在自家的公共云上,这说明阿里云已经具备应对高难度复杂环境下的技术挑战。
云上技术创新,数据中心算力能够得到更合理的配置,阿里云自研的神龙云服务器架构以及自研数据库PolarDB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服务器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计算成本。
双十一期间,阿里巴巴在大促峰值的计算成本较之去年下降50%,这得益于云原生技术的持续进步。
此外,阿里自研芯片也开始大规模用于双十一,今年平头哥自研含光芯片作为算力主力,支持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商搜索及推荐任务。相较于传统GPU,使用含光800运行的算法效率,最高可提升两倍。
中国传统用天干地支纪年,十二年为一轮回,起源于2009年天猫双十一,走过了十三个年头,十二年一轮回,新的轮回新的开始。
新12年开启的第一年,阿里巴巴通过云计算等技术赋能,交出了5403亿,同比增长8.45%的成绩单,实现可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在没有二选一的情况下,共有29万个品牌参与了天猫双十一活动,较去年的25万有所增长,双十一当天0点45分,411个去年成交额过百万的中小品牌,今年销售额突破千万;40个去年双十一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在今年双十一成交额突破了1亿元大关。在消费需求强劲的双十一购物节,天猫仍是诸多用户的首选平台。
双十一的重点已经从单纯的销售额转向“可持续增长”。以绿色物流、环保产品以及用心消费等内容为主题的双十一,在技术的加持下,已经展现出了足够动力。
夯实增长极:阿里云收入首破200亿元
季内阿里云业务同比增长33%至200.07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大关,经调整EBITA利润为3.96亿元,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与盈利,阿里云已经成为新的增长极。
此前,亚马逊AWS是全球唯一一家公布盈利的云厂商,微软、谷歌等巨头均处于巨额亏损当中,阿里云的连续盈利,对整个行业具有示范引导意义。
2021年东京奥运会采用阿里巴巴云计算技术,实现实时赛事的全球线上转播,50亿观众同时在线观看比赛没有丝毫卡顿,阿里云的技术实力已经不容置疑。
2021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了第一款自研CPU芯片倚天710,在阿里云数据中心部署应用。该芯片基于最新的ARMv9架构,单芯片容纳600亿晶体管,内含128核CPU,主频最高达到3.2GHz。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和持续深耕,阿里云已经成为阿里巴巴最重要环节之一,未来将与社会各界进行联动,全面赋能各项业务、各行业发展。
云栖大会上同时阿里巴巴升级和发布了神龙4.0、龙蜥服务器操作系统、自研云数据库PolarDB、云电脑无影等多款产品,阿里云已经进入自研技术时代。
2021年云栖大会主题为“前沿·探索·想象力”,探讨了云原生、数据中心、芯片、大数据、AI、物联网等前沿趋势,公共服务、电力、汽车、教育等产业数字化内容。
早在2008年,因为传统Oracle数据库、IBM服务器、EMC存储无法处理瞬时交易量暴涨的问题,决定进军云计算业务。此前数十年,Oracle数据库、IBM服务器、EMC存储被合称为“IOE”,代表了PC时代,互联网时代的IT架构的最高水平,阿里巴巴从需求出发挑战IOE,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
2009年,阿里云业务成立,王坚带队,阿里巴巴每年投入超过十亿资金。十几年后,阿里云已经正式超越谷歌,成为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的全球第三供应商。
2015年,阿里“开发者大会”更名为“云栖大会”,展现互联网+时代下,云计算与各行各业之间的连接。这一年,阿里云发布了多款解决方案,阿里对阿里云增资60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阿里云已经影响到了各行各业,最主要的体现是“云钉一体”战略初见成效。
2021年8月,Gartner 正式发布2021年《内容协作工具市场指南》,阿里云、钉钉被列为代表性供应商,钉钉文档首次入选。
借助“云钉一体”战略,特步、卡宾等国潮品牌也实现了前端经营数据和后端供应链的高效协同,“云钉一体”正逐渐成为国潮品牌的数字化转型入口,全面赋能国潮品牌发展。
未来,政企数字化依然是阿里云的重点探索方向,阿里云将在政府、企业及社会的场景融合、生态建设、数字运营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从技术优势向服务客户转变。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随着云计算产业发展,一种由云定义的新型计算体系结构正在形成。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表示:面向未来,云计算是社会的基础生产力。过去十几年中,阿里积极投入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探索未知,走向科学的最底层和最前沿。我们希望首要解决通用型问题,继而与产业合作伙伴和客户一起,用更开放、更生态的方式解决个性化问题,最终形成多维融合的普惠生态。
互联网下半场:多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行业过去二十年的特点是高速发展,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未来二十年的特点是高质量发展,从速度到质量,互联网进入下半场。
从业务发展方向看,“内需、全球化、云计算”是阿里巴巴当下可见的增长极,从速度到质量,以张勇为核心的阿里巴巴管理层更关注的还是未来:包括高质量,还包括科技创新、环保、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社会向前,既包括内部增长,还包括外部效应。
消费者和商家是阿里巴巴最为倚重的“基本盘”,淘宝、天猫平台在今年陆续推出生意参谋等商家运营工具,来进一步帮助商家降本增效,打造更健康的平台环境,建立核心竞争力;对消费者,阿里也推出不同服务满足其需求,去年三月正式上线的淘特APP,年度活跃用户已达2.4亿,为更多消费者带去高性价比产品。
一方面,阿里巴巴完善生态优势、基础设施,形成为商家的持续吸引,另一方面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是阿里巴巴实现增长的源头活水。
由阿里云和菜鸟构成的企业数字化及服务板块收入,在截至9月30日的6个月里贡献了570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同比增长32%。
过去三年,阿里云计算在海外市场规模增长10倍以上,目前阿里云已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德国等25个地域建立数百座云数据中心,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被认为是IT技术的集大成者,阿里云的成功发展也为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芯片以及数据库等领域的技术探索铺平道路。
2017、2018年,阿里巴巴先后成立了达摩院和平头哥,布局人工智能、芯片与量子计算等高精尖技术。
阿里AI将达摩院、阿里云与平头哥的能力深度融合,完成了算力、算法和数据能力三要素的全布局,目前已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AI企业。
此外,阿里巴巴以云计算为核心,持续融合区块链、量子计算与IoT等最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将技术大规模应用于金融、政务、制造、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
2021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将在2025年之前投入1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经济发展、高质量就业及弱势群体关爱等十个领域的行动。
坚持技术发展的阿里巴巴,未来也将进一步投身于科技创新和ESG,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阿里巴巴在自动驾驶、量子计算、芯片、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均有布局和投入,这些业务短期内难以转变为业绩上的增量,但对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观弈评论】
“踩坑”与“填坑”:阿里巴巴“与时俱进”的秘密
在中国,很少有公司像阿里巴巴这样:业务端不断迭代进化,新的增长曲线不断出现,从B2B、C2C、B2C、金融科技、到云计算、大数据。
从时间的维度上考量,一家企业要“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三点同时进行,才能实现业务的不断迭代进化,很少有企业能将这三点同时做到,因为“太难了”。
与时消息指行业变化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与时偕行指技术创新不断进步,与时俱进指顺应行业潮流,把握时机才能不断进步,永立潮头。
阿里巴巴做到了。很多人说马云很了不起,吹过的牛都实现了。用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的话说可能更准确:阿里巴巴很不容易,把踩到的坑都填平了。——早年的长期投入项目,现在逐渐显现效果。
马云早年接受记者采访,说阿里巴巴的使命是“用互联网做生意”,马云可能自己都没想到,他把自己带到了坑里,阿里巴巴唯一胜出的机会,是把坑填平,爬出来。
第一个坑,信任。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信任,互联网上更是。传统金融服务不为小企业担保服务,信任问题没法解决,阿里巴巴自己解决,这就是支付宝业务。
基于支付宝服务,诞生了蚂蚁集团,一家全球领先的面向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科技公司。
第二个坑,IT能力。与传统零售相比,电商最大的不同是基于IT能力的。淘宝诞生的时候,传统IT技术已经成熟,Oracle数据库、IBM服务器、EMC存储被合称为“IOE”,代表了IT技术的巅峰。淘宝也不例外,选了代表最高水平的“IOE”,不用才知道,有了才知道,“IOE”的能力支撑不了淘宝的业务。
2008年,双十一启动的那一年,IT能力对业务的束缚更加明显。“IOE”都搞不定,这是多大的一个坑,足够让最勇敢的创业者望而却步。
阿里巴巴做了与众不同的选择:不管坑有多大,只要下定决心去填,就有可能。最终,阿里巴巴填平了这个坑,诞生了云计算。
第三个坑,物流。电商有三难: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最容易,互联网上半场,很多企业填的坑是信息流,例如门户、搜索,难度最低,来钱最快,互联网上半场是流量逻辑,有眼球就有经济。支付宝解决了信任问题,也解决了资金流的问题。剩下的问题是物流问题,为了填这个坑,阿里巴巴诞生了菜鸟网络。
今天的菜鸟网络正在给阿里巴巴提供新的可能,比如菜鸟驿站,在社区团购、生鲜零售的风口下,其已经成为新的连接供给侧与消费侧的平台。
阿里巴巴的实践有两个结果,从内部效应看,每次填坑,都会创造一次机会;从外部效应看,都是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有益于创业与创新,推动商业进步。
云计算、蚂蚁集团、菜鸟只是阿里巴巴踩的“坑”的部分,人工智能、芯片以、数据库,都是阿里巴巴踩的坑,这些坑已经填平了,只是经济效应还没有显现。
迄至今日,阿里巴巴的迭代进化仍然没有终止,因为该填的坑还没有填完,芯片、量子计算是阿里巴巴踩到的新的坑,填平这些坑,需要时间,需要努力,需要咬牙坚持。
很多企业创业的时候,想的产品、市场、盈利模式,这往往是一家企业出发的起点,会决定一家企业的生命轨迹。二十二年前,阿里巴巴创业的时候,以马云为首的创业者想到的是面临的问题,面对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体系。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个系统与生产销售一个产品,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一家公司因为面临的问题足够大,需要完善的系统足够复杂,坑才大,才多,发展的空间也才够大,走得路也才会足够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