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拟取消大小周引热议:员工或面临收入缩水20%
这一政策调整让人不禁联想起快手、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的先例
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小红书平台拟于五一假期后正式取消“大周小周”工作制度,引发员工内部及行业热议。所谓“大周小周”,是指公司安排员工隔周单休,即一周单休、一周双休的轮替模式,其中单休周通常伴随加班工资,长期以来被不少互联网企业用于提升人效、压缩项目周期。
消息称,此次调整在“五一”之后实施,意味着员工每月可获得的双倍加班工资将随之减少。该知情人指出,“逻辑上工资肯定会下降15%-20%之间,因为每月两个小周可多拿四天加班费”。尽管平台暂未发出官方通知,但部分员工已开始私下讨论相关影响。
这一政策调整让人不禁联想起快手、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的先例。早在2021年,快手便宣布自7月1日起全面取消大小周制度,并明确员工需按需申请加班并支付加班工资。随后,字节跳动也于同年7月发布通知,自8月起改为系统自主申请加班制度。2022年6月24日,得物平台也加入取消队列。
从行业趋势看,取消大小周制度背后,不仅是对员工工作时长与权利保障的回归,也是对“强执行、高绩效”文化的一次矫正。近年来,“过劳文化”“职场倦怠”“工作生活失衡”等议题频频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年轻从业者对“弹性办公”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小周的取消,或可看作企业回应员工诉求的信号。
但对企业而言,这一转变也意味着项目节奏、排期推进、人力调配需重新规划。某科技公司HR表示:“取消大小周看似放松,其实需要更科学的流程与效率支撑,才能保证产能不掉队。”换句话说,从“压时间”向“提效率”转型,正成为新一轮组织变革的命题。
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取消大小周意味着每月少拿四天工资,加上房贷、物价上涨等生活压力,不少人对此表达了担忧。一位小红书员工在社交平台留言称:“买房刚还贷,大小周没了,工资少了,生活更紧张了。”也有声音表示支持:“周末终于能好好休息,长期来看对健康、对家庭更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小红书此举虽短期内可能影响员工收入,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推动行业用工制度规范化,提升员工归属感与满意度。这也是企业由“拼命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未来,更多互联网企业是否跟进取消大小周?员工是否愿意在“收入缩减”与“生活质量提升”之间找到平衡?一场关于“工作节奏与人生节奏”的深度讨论,正在行业与社会之间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