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斗法OLED 2027年或成中国拐点?
当下的韩国正以举国之力,加速推动OLED技术升级。
全球OLED发展看中韩。
为什么中韩成为OLED行业风向标?
一是OLED行业发展,韩国拥有二十多年历史,行业公认其具有技术和先发优势。
二是中国发展虽然晚于韩国,但OLED行业规模化发展迅速,并且拥有巨大的应用市场,中国企业采购韩国OLED份额持续下降。此外,去年一季度,中国OLED在全球的份额首次超越韩国,对韩构成威胁。
韩国深刻意识到,竞争加剧的导火索源于中国OLED行业的崛起。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当下的韩国正以举国之力,加速推动OLED技术升级。
根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政府宣布了一项重大举措,将提供约 400 亿韩元(3000 万美元)的研发支持。
韩国媒体ChosunBiz 报道,这一举措的推动力是需要保持韩国在全球显示器市场上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在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正在领导这项工作,旨在加强 OLED 和无机发光显示器开发的核心技术,以确保韩国在下一代显示器市场的主导地位。
韩国守擂——全力加速建立技术护城河
韩国OLED突然加速,为什么不是过去而是在2025年?韩国最担心的是什么?
其实,2024年是全球OLED行业的分水岭。确切地说,是中韩OLED行业争夺战的引子。
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 数据显示,2024年1~9月,包括中小尺寸OLED在内,中国显示器企业在全球OLED出货量市场的份额为49.7%。韩国的份额则降至49%,位居第二。
中国OLED行业的表现,可谓惊出了韩国一身冷汗。
在OLED赛道,其实韩国的内心有一种优越感。他们或认为中国只能有低端产业能力,在公认的OLED产业,与韩国至少有5~10年的差距。
必须要承认,Samsung Display 和 LG Display 拥有世界上最好的 OLED 技术。这体现在,韩国 OLED 面板用于苹果 iPhone、高端电视和高端笔记本电脑,同时,三星率先推出智能手机 AMOLED 显示屏,而 LG 则主导大型 OLED 电视面板。
单纯从技术上来说,韩国OLED技术的确有优势,当前阶段中国OLED技术与韩国还有差距,但这份差距正随着中国技术的跃升而减少。其实,中国OLED以规模取胜,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要知道在2023年时,韩国的份额为62.3%,而中国为36.6%。
仅用一年时间,中国就缩小了2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实现了对韩国的弯道超车。
尤其是在中小尺寸OLED市场,中国企业以50.5%的份额夺得头把交椅,超过韩国的48.2%。
中国OLED崛起并非偶然性,从趋势上来看,会给韩国OLED产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并有望持续超越。韩国那种寂寞和复杂的心态可想而知。
韩国显然不会坐以待毙。韩国迅速做出了产业政策调整。以政府补贴刺激发展新技术,或是他们抗衡中国OLED崛起的底牌。
2025年2月,韩国政府出台明文规定资助OLED生态企业。
在OLED核心技术上,大型企业可获得研发费用的 50% 补贴,中型企业可获得 70% 补贴,小型企业可获得 75% 补贴。
在高校方面,更加积极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OLED行业产业研究。其激励措施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可获得 100% 补贴。
在创新项目上,创新产品研发项目获得的支持力度略低,大型企业可获得研发费用的 33% 补贴,中型企业可获得 50% 补贴,小型企业可获得 67% 补贴,大学和研究机构可获得 100% 补贴。
韩国媒体ChosunBiz 报道,总计 387.66 亿韩元(2920 万美元)的预算拨款将在 1 ~ 4 年内资助 40 个不同的研发项目,包括无机发光显示技术的开发、超高清 AMOLED 光场显示器的改进、为下一代移动极端环境打造 OLED 技术以及为元宇宙开发微型显示器技术。
此外,韩国政府还额外拨款 27 亿韩元(200 万美元)用于扩展现实 (XR) 研发,旨在开发国产 XR 设备和空间计算技术。这项投资反映了韩国减少对 Meta 和苹果等外国科技巨头依赖的雄心。
实际上,韩国政府的补贴政策不是2025年才有的,而是过去也存在。只是,2025年的支持力度加大,这种变化更加印证了韩国迫切在OLED打造核心技术的决心。
ChosunBiz 报道,今年韩国政府的补贴和去年不同,去年仅提供 9 个月(4 月至 12 月)的支持,而今年将从 1 月开始提供全年资金。
当然,获得政府支持的一个关键条件是,如果技术开发取得商业成功,受益于补贴的公司必须向政府支付该技术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作为特许权使用费。该部已将特许权使用费上限设定为大公司、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占政府支持补贴的 10%、20% 和 40%。
韩国最担心的,或重走LCD当年的老路。正是因为中国LCD的快速崛起,导致韩在这一领域迅速衰弱并且退出,而中国借机在LCD建立了生态链。
韩国是OLED行业的守擂者,他们的担忧和不安因中国而愈发明显。
中国呢,显然在OLED领域是攻擂者。没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打下一片天地就属于赢家。
原本,这个领域中国就是后来者的角色。所以,中国对OLED态度,更加轻松自信。
中国攻擂——先规模后技术2027年或是拐点
中国OLED行业的主导者无疑是京东方、TCL华星、维信诺等中国显示器制造商,在以价格优势全面满足内需市场的前提下,开始在OLED加大投资。
例如,京东方去年宣布投资 630 亿元人民币(约合 87.9 亿美元)建设 IT 产品 OLED 生产线,而维信诺正在建设一家 IT 用 OLED 工厂。
这只是中国在OLED领域投资的缩影。除了投资不断加快,中国在OLED应用层面越来越广泛。
华为、Oppo、Vivo旗舰手机均采用国产OLED;在可折叠显示器、汽车 OLED 和微型 OLED市场,中国正在建设更多的生产线。而京东方目前是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 OLED 面板供应商(按出货量计算)。
值得关注的是,据韩国显示器行业协会称,华为和 Oppo 等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使用的 OLED 面板中韩国零部件的份额从 2021 年的 78% 下降到去年的 16%。
尽管韩国一直认为,中国目前只能在中低端OLED领域有优势,但韩国忽视了中国在这条赛道的决心。中国试图通过大量投资,全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获得利润以后,反哺到技术研发,继而快速缩小技术差距。
这就是中国当前OLED行业的现状。
公允地讲,中国目前在OLED行业所占份额,的确是中低端比重更大。在一些核心技术上,韩国仍然具有领先优势。
目前中国在OLED市场增长迅速,不过质量仍落后于韩国,而且在OLED材料和关键设备依赖日本、美国进口。
当然,这与中国在OLED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薄弱有关。
目前中国OLED 产业的发展模式,其实是最合适的。先以规模换市场,在中低端完善产业链和技术,再通过技术创新向高端迈进。
随着 OLED 技术从智能手机扩展到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个人电脑等领域,中国生产的OLED应用市场越来越广泛。
正是这套打法,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后,才引起了韩国的极大关注。
市场研究公司 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 (DSCC) 预测,从 2020 年到 2027 年,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等中国制造商将占全球显示设备支出的 85%,而韩国公司预计只占 12%。
也就是说,2027年很可能是中国OLED真正的拐点和爆发点。
必须承认韩国在OLED领域拥有顶级实力,我们需要学习韩国的模式和创新能力。当然,我们也无需妄自菲薄。
OLED中韩斗法,都想用先进的技术成为行业标准,同时站在行业榜首。实事求是地说,目前韩国在高端OLED领先中国半个身位,但这绝不是最终的答案。
当年LCD韩国风光无两,然而中国最终站在了LCD制高点。谁又能保证,2027年时高端OLED不是中国的天下呢?
(注:此图片由 ChatGPT 通过 AI 生成)